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夏天即将到来,而当下也正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同学们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四月下旬,远景学院科学基础教研室五位老师导师组成员在远景楼102活动室开展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围绕食品安全的知识普及、问题竞赛、和经验分享展开,同学们热情参与,现场氛围融洽。

在活动的开始,陈思含老师分享了“3.15”晚会中曝光的问题食品,无论是 “老坛酸菜”泡面还是“双汇”火腿肠,这些我们身边常见的食品引发了同学们对食品安全的深度思考。随后,陈春彦老师就“隔夜饭是否能够食用”等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并提出”隔夜饭并不只是指隔夜的饭菜,也指超过八小时间隔的饭菜“,这些专业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也有力的增强了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在食品安全知识竞答环节中,对于鸡蛋生吃好还是熟吃好、食品保质期的含义、微波炉可以加热的容器等问题进行了知识抢答,两个小组积极参与抢答,得分不相上下,现场氛围高涨。钟婷婷老师通过在题目中设置一些小陷阱,让同学们在做答中真正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感,也在另一方面加强了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随之进行的分享环节中,每位同学也依次为大家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每位同学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王杰同学讲述了未煮熟的鸡蛋所隐藏的危险,樊靖雪同学讲述了野蘑菇的世界。与此同时,一些同学也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对西南片区家喻户晓“泡坛子“究竟健不健康的问题,李欢老师讲述了身边的实际案例,带领大家认识了亚硝酸盐的危险。
分享交流完毕,朱雪珂老师总结了不安全食品的特性,并扩展分享了如何进行消费维权。本次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食品安全的知识、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在生活中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减少食品安全对我们带来的伤害。通过知识竞答方法宣传食品安全问题,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学校食堂的信任度,增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认可,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更加正确的选择食物,也能将学到的知识普及给身边的人,以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对未来!
科学基础教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