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双师授课】双师课堂解码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印象管理"艺术

时间:2025-05-13 23:18 浏览:

2025年5月12日下午,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外教Beauty老师受邀走进戴华老师的《大学英语(2)》课堂,以“穿越表象:镜头里的真实中国Beyond the Surface: China Through Authentic Lenses”为主题开展双师授课,通过多元文化视角探讨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Beauty老师以“Exploring Personal Views on China”热身活动开启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在为外国游客制作旅游视频时最想展示的中国元素。在随后的“Stereotype Discussion”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探讨了外国人对中国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中国美食在外国人眼中可能仅限于北京烤鸭、麻婆豆腐等几道名菜,而忽略了其他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一位同学的发言引发了全场的思考。Beauty老师通过生动的师生互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更培养了跨文化思维。

戴华老师则通过对比分析法,为学生布置了视频分析任务。同学们在观看两个风格迥异的中国宣传片后,从叙事结构、文化呈现等维度进行深入比较。“这种对比不是简单的优劣判断,而是理解不同传播策略背后的文化逻辑。”戴华老师强调。在小组讨论环节,两位老师共同指导,实时关注每个小组的思考过程,这种双师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教师指导分散的难题。

“单一主体聚焦与微型故事的视频有何不同?”随着问题的抛出,戴华老师深入解析了宣传片的叙事艺术。她分享了旅行与音乐探索相结合的创新案例,展示了“微型故事”如何通过复合叙事打破传统旅游宣传框架,吸引文化爱好者、音乐迷等多元受众群体。“好的传播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建立情感共鸣。”戴华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对跨文化传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理论讲解后,课堂进入实践环节“Draft Your Storyboard”。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顺序规划六个短场景,创作旅行视频故事板。在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各小组充分发挥创意,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展示环节中,学生们自信地走上讲台分享创作理念,现场气氛热烈。

“这堂课让我们同时体验了中西方教学风格的互补优势。”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双师授课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参与度,更让他们在多元视角下重新思考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正如课程所启示的:“跨文化理解始于打破刻板印象,成于创新表达——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必备素养,也是当代青年的文化使命。”作为远景学院国际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此次双师授课通过文化比较与创意实践,引导学生从“文化接受者”成长为“文化传播者”,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