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丰富同学们的完满教育生活,进行中华经典原著阅读传播,了解中国传统的神话世界,2023年11月24日15时,远景学院古典学社在菩提书院组织展开了“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山海经•北山经》读书分享会,张瑞同学担任主持,吴慈荷老师等远景师生参加本次读书会。

读书分享会之初,吴慈荷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山海经•北山经》的成书年代,写作背景,北山经所在大致地理位置及特点。此章神话故事较少,奇珍异兽较多。在初步了解后,吴老师用画图推衍的方式帮助大家理解书本脉络。
接着,张瑞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单狐之山和求如之山。让我们知道了单狐山草木茂盛,有漨水向西流入泑水;而求如山则多玉和多铜,无草木,有许多滑鱼,可以治皮肤病,还有水马。

饶霜同学分享了灌题之山、潘侯之山以及小咸之山和大咸之山。在朗读中我们窥见了灌题山上有许多樗柘而山下多流沙,还有两种野兽--那父及竦斯,也看见了潘侯山上有许多松柏,山下有许多榛楛,有一种野兽叫旄牛,小咸山冬夏有雪,大咸山有一种野兽叫彘豪。
王源圆同学朗诵了敦薨之山。让我们的意识走进了这座山,以亲自观看的方式来了解它。我们知道了山上有许多棕树和楠树有一种吃人的野兽叫窫窳,还有一种吃了它会中毒身亡的野兽叫䰽䰽之鱼。

最后,也是由吴老师带领我们在北山经第一山系这二十五座山中漫游,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经典阅读,是一个慢慢行深至远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享受时光的过程,体会古今对话,穿梭历史慢慢长河。

同学们感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上下五千年,在其古典文学的探索旅途中,《山海经》定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站。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地寻觅厘清其中的山脉与鸟兽,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之感油然而生。
——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 王源圆
跟随老师的解读,让我了解到《山海经》山海经的美妙之处,对创作者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更对《山海经》有了新的认识,它的神秘面纱背后,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观察,是华夏神话体系的源头活水。
——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张瑞
图/文:饶霜
指导教师:吴慈荷
远景学院古典学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