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育人融合】古典学社第1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读书会

时间:2022-11-20 19:13 浏览:

推送引导语:疫情封控中,于《诗经》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经典和世界他国传统名著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远景学院古典学社旨在搭建优秀的阅读平台,通过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建立更多的经典阅读个性化团体,经过长期的项目培育,古典学社现有《诗经》《山海经》、《理想国》、《易经》四个经典读书会。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魅力,不断培养学生们去感知中国人所特有的古典美学鉴赏力,在经典阅读中进一步参悟中国古典智慧,远景学院古典学社于2022年11月18日晚上8点,在腾讯会议上以“朗读+翻译+感悟“的方式”,顺利开展《诗经》读书分享会第一期,读书会由远景学院2022级同学巫益主持,包括古典学社指导教师吴慈荷、十位读书分享同学等学校30多位师生共同参与。

本次读书分享会共探讨了《诗经》中十篇作品,分别为何敏同学《小雅·鹿鸣》,巫益同学《秦风·无衣》,陈亚丽同学《郑风·狡童》,冉登辉同学《卫风·有狐》,牟丽颖同学《魏风·硕鼠》,李婷婷同学《小雅·何草不黄》,李居逸同学《小雅·绵蛮》,汤晶同学《郑风·出其东门》,徐玉鹏同学《周南·桃夭》,吴慈荷老师《卫风·淇奥》,其中国风作品7篇,小雅作品3篇。

首先,何敏同学以一首《鹿鸣》为本次分享会开场,她描绘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的景象。主人又向嘉宾致辞“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她表示当时的统治者宴请四方贤才抒发豪情壮志,也正如今天的读书分享一样,大家相聚一堂,各抒己见。

其次,巫益以他铿锵激扬的气势为我们朗诵《无衣》。巫益同学说到这首诗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正如当今疫情肆行,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共同抗击疫情所体现的民族凝聚力一样。在场的同学们都备受鼓舞。

然后,陈亚丽同学带着三个问题为我们开启了《绞童》一诗的见解。“你有跟家人朋友,伴侣闹过矛盾吗”“是怎么样解决的”她提到正如该诗中的情侣一样,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天空万里无云,有矛盾的时候两个人静下心来好好谈谈,没有什么是永远解不开的结。

紧接着是由牟丽颖同学带来的《硕鼠》。她在分享过程叙述了对该诗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读将硕鼠比喻为官员欺压百姓,从而也引起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二种解读是将硕鼠理解为不识贤才的昏君遭到了臣子的抛弃,表达了臣子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通过今天的分享,她也了解到诗歌的解读可以不只有一种方式。

接下来李婷婷、冉登辉、李居逸三位同学为我们分别带来了《硕鼠》《有狐》《绵蛮》。李婷婷同学在解读后说到现在的社会矛盾,只会减少不会消失,希望大家都能多多关注底层人的命运。冉登辉则引发了大家对于诗中朴实爱情的思考。李居逸感慨于微贱的劳苦者在行役途中命运的漂浮不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

随着读书分享会的进一步推进,汤晶同学带来的《出其东门》。为我们展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专一爱情,谁不希望遇见一个独爱自己的人呢?徐玉鹏为我们带来了《桃夭》,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却引发了在场同学对于女权主义的激烈讨论,严加怡同学认为,不能支持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定,但如今女性可以选择贤惠养家,也可以选择奋斗职场,女性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最后伴随着《诗经》读书会的尾声,吴慈荷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淇奥》,这是一首赞美一位有德君子美好形象的诗歌,寓示君子之美也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吴老师也希望大家都能像诗中君子一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暄兮”,做一个“有匪君子”。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的《诗经》依然可以找到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此次活动从完满教育四大板块出发,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念,促进了全校学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灵魂的深刻理解,也希望同学们在烦闷的疫情封校生活中,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读诗,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桃花源。我们未完待续!

摄影:李婷婷

撰稿: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