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春到人间。古有清明踏春之旅,今有远景青团之行。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节逐渐行成春祭的传统。寒食将近,川蜀之地的人们在这个时节里制作一种特色小吃—青团。青团原是清明节的祭祀贡品,但其独特的味道却令人难忘。作借此机会,社团管理委员会旗下饕餮川菜社成员同秦子晗、朱雪珂以及谭星老师于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在远景书院二、三楼厨房开展了制作青团,共勉先人青团活动。
准备精细,大展身手
本次活动面向我院全体学生,通过积极充分的前期宣传以及各位老师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学生们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很高,并而对青团制作过程以及做青团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贴心的饕餮川菜社社长在桌子上准备了些许零食,大家在制作青团和了解青团习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边品尝美食边制作。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在制作青团过程中,我们分场地进行。大多数的男生们在二楼厨房,女生们主要在三楼厨房制作。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在两个楼层准备了小麦粉、糯米粉、青团粉、咸蛋黄以及红豆沙。有经验的同学分配好工作:一部分人倒水、和面、揉面准备好面皮;另一部分人蒸煮蛋黄、肉松、豆沙准备好馅料。大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配合能力都有目共睹,前面的准备工作进行地十分顺利,当然由于揉面的时间较长且有力道要求,男生组在此过程的优势尽显。

包馅揉圆,满怀期待
大家期待的青团制作到了重要阶段——将馅料放进揉好的面团中。洗手后,大家围在小方桌前,一边制作青团,一边听着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家乡制作青团的过程和历史。有些许同学没有制作青团的经验,但是在老师们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其熟练度迅猛上升。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不知不觉就包好了所有的面团。而离吃到青团步骤只差一步——蒸煮。

初尝美食,分享为乐
在经过十几分钟的等待后,第一批的青团热气腾腾得出锅啦。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有些人喜欢吃豆沙口味,有些人喜欢吃肉松口味,大家带着拆盲盒一样的心情,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脸洋溢着满足和微笑,这时的她们真实美好。同学吃完过后,社团管理委员会成员决定将亲手制作的青团分享给老师们、宿管阿姨和保安大叔们。大家小心翼翼地拿着青团从远景楼走进了菩提书院,和老师们、嬢嬢们、叔叔们说声:辛苦了!看到她们感动安慰的眼神,那一刻大家觉得这次活动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了。远景是一个大家庭:有同学,老师、嬢嬢、叔叔们,相逢相遇是缘,希望所有的我们都能珍惜这段美好的缘分,希望远景这个大家庭永远充满爱,希望远景学院未来繁花相随。

承袭传统,笑看今朝
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家不仅对青团的制作过程和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提升了组织能力、实践能力、配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感受到了快乐与意义,感受到了远景大家庭的活力与有爱。活动虽然已经结束,美食虽小,体现甚大,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传承会继续向前。
撰稿:邱运红
供稿:远景学院社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