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的身躯,标致的笑容,是初见他大家一致的印象,但是一路执着在科创路上的他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三年里,他给自己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以高效的执行力认真落实;大一下期便加入到双体系大家庭成为第七期开发中心学员,提高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拓宽视野,他希望,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真正在未来新时代的发展中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过硬的人才,他就是远景学院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霍之锐同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证明自我创新能力和意识的重要指标。
入学至今,先后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科相关比赛,荣获各类竞赛奖项若干;同时注重科创研究,在中青数学建模竞赛中研究“高铁对人们出行的影响”论文获得全国三等奖、高社杯“机场出租车决策”论文获得市级二等奖并发表于国际数模期刊IJJMJ上、“银行信贷决策”论文获得市二等奖等。
同时为更好的培养自己社会责任意识,发挥个人能力,他也积极为学校和部门做出自己的贡献;担任双体系第八期开发中心行政主管、python部长并带领学员多次参赛获奖以及完成商业软件开发项目;另外加入“指尖移通”团队,担任后端负责人,实现指尖移通相关功能完善,为广大移通学子提供更好校园生活的体验。
 
 
立足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创新、创业能力付诸于创新创业实践中;先后多次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并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一等奖、市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重庆市级铜奖、大创慧谷杯合川区三等奖,惠普马拉松重庆市项目优秀奖并获得天使投资人青睐。
 
愿化为一缕风,吹动颗颗蒲公英的种子落地发芽
霍之锐同学不仅自己践行实践真知结合的科创之路,也在生活中感染着身边的人,组建了自己的科创团队,用自己参与后的愉悦感受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2020年12月15日晚21时,他为远景学院2018级的同学们分享到自己一路走来自己的所思所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他说一路的成长离不开战友的鼓励和陪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也说,主动经历主动思考在成长路上也必不可少。那么他是怎么“悟”的呢?利用周末闲暇的时间去尝试参加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去大学城重庆大学出版领略葡萄夜光美酒,陶醉于法国梅鹿辄的清香(葡萄酒鉴赏课),行云于指尖灵动之上,游走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间(纸艺课堂),或沉浸于曼妙的流沙之中,飞翔在茫茫的戈壁之上,感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壮(沙画培训);似乎生活在升华之余,更需要陶冶,所以他从“心”开始,放慢脚步,开始了品茗(茶艺课)之行,插花之艺(插花课)。
 
 
流逝的时间,过往的经历都成了他无声的宝贵财富,一些曾经看上去遥不可及的事,会因为大胆尝试,会因为执着,而变得更加美好;成长这条路也是一样,只要敢做敢为,敢去执着、敢去创造,敢去坚持,走下去就会知道当初选择的这条路有多美。
远景学院
202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