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学院通识育人目标,实现数学类课程改革创新,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11月22-23日,远景学院数学类课程教师汤妮和李欢,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参加了“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评讲与经验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模型专委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600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和参会。

会议中,谢金星教授对2019年参赛和评阅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对后期如何开展高质量的数模竞赛以及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随后,周义仓教授、蔡志杰教授、韩中庚教授、崔恒建教授、邓明华教授分别对今年数模竞赛的本科组的A、B、C题及专科组的D、E题作了细致的讲解。主要针对赛题本身的实际背景、解题思路、具体模型、求解方法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剖析,同时从建模思想、建模能力、建模素质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赛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最后,参会老师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与全国组委会专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共同深入探讨如何将数学建模竞赛和教学稳健并持续地开展下去。
会议之后,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竞赛指导工作,及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李欢老师认为,本次会议的参与对自己帮助很大,不仅解决了自己在建模指导中的一些问题,也使自己领悟到了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数学建模,从而提升数学建模的意识和能力,后期会及时开展系列活动,将会议中的所学分享给同学们,并且运用到教学中。汤妮老师认为,与国内其他高校的指导教师交流学习很重要,通过和专家教授互动分析赛题,对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为下一步的工作做足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建模竞赛是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检验和应用所学的重要途径。竞赛的目的与学院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起到了重要的辅助支持作用。营造更好的竞赛氛围,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是学院数学类课程教师的重要工作。通过本次学习交流活动,老师们不仅提升自己的竞赛指导能力,同时也促使自己总结和反思,更好的创新自己的课程教学,结合现阶段学院的课程改革工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李欢、汤妮撰稿
科学基础教研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