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21:30,远景学院吴慈荷老师导师组在远景楼6楼茶话室开展了2019级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会不仅展现了大一同学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而且使同学们看到了彼此的成长。
在读书会之前,吴老师询问了2019级同学们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希望新同学能主动与她交流学习、生活、思想等多方面情况,以此进一步了解大家,能更好的做好导师工作,随后便正式拉开了读书会的序幕。
任海洋同学首先分享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他认为孤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身处环境的孤独,二是身体心灵上的孤独。孤独不可怕,怕的是你认为孤独是常态,不去改变。他讲述了身边的一个朋友,如何从孤独的人变成一个开朗的人。
其次,黄书伟同学近期阅读了《资治通鉴》,由司马光及其助手编著而成。他介绍了《资治通鉴》的相关背景,原名为《通志》,后因宋神宗赵顼读完此书,对其有“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的评价,故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此书又被称为“帝王教科书”,是因为司马光在叙述国家之事时,同时谈到了治国之道,后被多位领袖所推崇。他逻辑清晰地讲了很多领导者会从这本书中,学习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智慧,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接着赵荣榕同学分享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怨女》。她介绍了张爱玲小说的整体风格和人物形象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鉴于张爱玲丰富的人生经历,赵荣榕同学总结到,无论男女皆需要有主见,做人生的主导家,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米鑫宇同学带来的是《伪君子》和《三重门》。读完莫里哀《伪君子》,使他对当时“教会大于一切”的概念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认为与现在的科学时代有极大的区别,他觉得莫里哀把书中的人物写得太愚笨了!《三重门》以普通高中生的视角来叙述一些与周围人的矛盾,但写的消极的一面比较多,他边看边反思觉得他自己也有些小毛病和主人公一样。
游芷柔同学分享的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阿甘正传》,她认为文学是情感的输出口,它真实而又不真实,它是造梦者又是驱梦人,它敏感又饱满。两本的书,一个描述惨烈的悲剧,一个诉说温暖而又励志的故事。最后她引用了《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温强同学分享的是《追风筝的人》,他分享了书中令他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他认为如果真的能遇到一个人能对他说出这句话,当然不论是朋友还是恋人都不要像阿米尔那样错过。之后他又比较了此时阿富汗的衰败和与我国的强盛,得出了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的感慨。
程超同学分享了余华的《活着》。余华简练的语言,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却生动地刻画出了生活的真实。对比自己的生活,陈超认为没有比活着更简单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但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希望,只要活着,一切都会更好。他认真讲到,“我们就好像是命运手中的蝼蚁,挫折总来得猝不及防,让我们无处可逃,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善待这一次,善待自己的人生,善待自己的生命。”
读书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同学们意犹未尽,但寒夜已深,相约下次读书。吴慈荷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认真读书与积极思考的态度,并分享了个人的读书经历,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阅读经典原著,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并尝试写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悟。这次读书分享会让同学们感觉受益匪浅,并认真体会了远景教学的导师工作和通识教育融合的相关理念的实践探索。
撰稿:温强
摄影:易力,任海洋
指导老师:吴慈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