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远景】巴山夜雨涨秋池,菩提围坐话读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邓刚来我院进行 “爱智慧”读书分享会

时间:2019-06-13 17:59 浏览:

哲学是爱智慧,柏拉图说“只有神才具有智慧,人只能追求智慧。”人们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特别是读书的道路上,都会有点点滴滴的感悟,远景学院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写作能力。为加强远景学院通识教育板块,增强学生之间的读书交流,2019年5月27日19时30分,在菩提书院电影室一,开展了通识教育读书会——“爱智慧”读书分享会。此次读书分享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邓刚主讲,远景学院哲学教师吴慈荷主持,西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林华敏,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教师吴静,远景学院基础乐理教师锂洋、艺术史教师赵丹、基础心理学教师何玲、教学秘书谭星及感兴趣的各年级同学参与本次分享会。恰逢巴山夜雨,菩提风雨婆娑,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关于智慧的探讨。

本次分享会主要分享哲学方面的内容,邓刚老师首先分享了自身经历,他谈到接触哲学是因自身对于文学的兴趣再加以偶然接触萨特,之后对其深入研究,理科生的他对于文学、哲学的兴趣,改变了邓刚老师的一生,这也从一方面印证“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之后邓老师提及兴趣,对于自身兴趣的持续研究,将对人生产生巨大改变。锂洋老师以自身从火车驾驶员转变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转换经历,形象的印证了兴趣的重要性,通识教育即是帮学生寻求自身兴趣。

在邓教授分享了自身的哲学经历、学习后,各位教师、学生互相分享各自何时接触哲学、如何研究哲学。林华敏老师谈到了哲学经典原著阅读的重要性;吴慈荷老师讲到了学习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中的感悟;赵丹老师讲到了从拉斐尔《雅典学院》认识哲学;吴静老师谈到了诗歌与哲学的关系,并做了形象的比喻,她认为诗歌是心,哲学是脑;何玲老师谈到了中科院对脑科学研究;秦蔚卓同学谈到了在学习通识课的感悟,音乐的熏陶、心理学的实证、哲学的智慧追求;晏思成同学谈到了本科时候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并深受历史学老师的影响,读书要“死去活来”;易力同学谈到了阅读哲学原著的方法和感悟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提出自身对哲学研究的疑惑和感触,针对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优缺点进行讨论与解惑。

最后,邓刚教授为在座教师、同学答疑解惑。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高校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聊天,智慧的火花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不断闪现,不仅加强了彼此间“读书经验”的交流,更体悟到对通识教育的高度认可。

撰稿   陈平安

摄影   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