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进校伊始,再到现在的我们,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是奔跑于各大活动现场,也可能是拿起我们装满书本的行囊,在校内不断的上山下山,往返于各教室之间。面对每天这样忙碌自己,我们充满了疑惑与怨念,据此杨志伟导师于4月24日晚在远景学院活动室1,开展了以“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自我思辨”为主题的导师会,为我们剖析时代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以及如何重新再认知和重视通识教育的问题。
俯览天下,通识为核
杨志伟导师因自己阅历和传媒素养的原因,时常会接触到一些当下的社会的背景资料,也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正如导师说的,我们长时间待在学校生活,却不曾缺席这个社会的发展,更不应该将自己的视野和学习仅仅停留在专业领域以及学校范畴。此时以志伟导师的话语,带领我们再次认识这个看似简单的社会。以一个较大规模的公司为例,此公司起初是以建筑为主,而后在不断强大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多元化,到现在扩展到国际、传媒、教育等领域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企业,这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的趋势。同时自己在作为公司的一位员工时,在面对公司下发的任务中不一定全都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若是自己在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其他领域的理论知识基础,处理起来必然更加合理、轻松。而参与这其中的也并非是自己曾经学习过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当面对多元的社会、多元的事物,所能够提炼出的学习路径和快速认知的能力。这些事例仅是社会的冰山一角,以小见大足够看当今社会已是各类知识的高度集成,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
通识教育,铸造完整
回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可能对我们日常所接触各类通识课依旧不太理解,如此这样,杨老师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进行讲解,在手游、网游如此盛行的今天,游戏已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杨老师知道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提出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好的,可以玩,但是要适时适度。同时,即使“玩”的同学,也并没有带有思考或者认知的去玩,并没有从中做出一些思考,去好好去看看它。以英雄联盟的操作界面为例,首先是画面的配色、比例、人物设定、道具搭配......有没有考虑过其中的美学设计?然后是其中的操作设计、故事逻辑、引入层次、视觉感受等等,是否符合人们的习惯?这样分析后发现游戏也不仅仅只是我们想到的程序设计或者操作的工具。再来,杨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以一部地域特色的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为例,学习乌兰老师的德语课和何玲老师的基础心理学后,再结合杨辉建老师的历史课,我们就能了解到当时入侵德军的状态和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认知,或许这样,一部电影的企划才能更好的呈现。同样的道理,在面对今后可能会面对的公司项目时,这样的基础,也非常有利于项目的确立与推进,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再来细细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课程,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认识上相比以前的也一定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帮助,通识教育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繁忙的课程,还有一个完整的人。
回归自我,寻梦通识
学校课程的安排总是为了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只是我们很少停下脚步去思考、去理解。相比以前的种种约束的单一学习生活,来到大学我们更像是一群无助的孩子,我们甚至并不了解自我,迷茫、空虚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面对这样的我们通识教育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机会,让我们接触到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触及的学科,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它带领着我们的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去发掘我们的天赋、兴趣,去验证我们是否在欺骗自己。若是你早已忘记你的梦,请不要逃避,这正是人生精彩之处。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博览通晓,触及多元,而后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撰稿:远景2017级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冉汇弘
指导老师:杨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