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师活动】谷雨时节享阅读,悠悠菩提听新声——记吴慈荷导师组2018级读书分享会

时间:2019-04-28 11:49 浏览:

2019年4月21日晚上7点,远景学院吴慈荷导师组2018级的同学们,在菩提书院的电影室一举办了谷雨时节读书分享会活动。同学们到达电影室后,依依围坐,本次读书分享会便在菩提书院的声声蝉鸣中开启了新篇章。本次读书分享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板块:一是吴老师将远景学院对同学们做出读书报告的要求,二是由现场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阅读书籍分享。

首先晏一分享了文学书籍——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和野夫的散文随笔集《身边的江湖》,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让他感触很大,惊讶于作家的恢宏庞大的科幻想象力,但他觉得最后的故事结局略显奇怪,让他觉得疑惑,吴老师建议他学完了《西方哲学史》中的“政治哲学史”再读一遍刘慈欣《三体》小说系列,特别是柏拉图、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哲学家的政治主张;野夫的散文随笔集《身边的江湖》涉及到的文革时期人物的悲惨命运。谈完了文学,他又分享了历史学著作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史实,关于林则徐这一人物所流传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的要点,都引发了晏同学的思考。最后,他谈到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些晦涩难懂。吴老师由此提出一些建议:对于难以理解的书籍可采用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来加强理解,更重要的是不要畏惧难读难懂的书,经典著作阅读靠的是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位分享的同学是何前燕,她给大家分享了两位法国作家的作品——莫泊桑的《羊脂球》与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两本在文学论坛上有着极致盛名的书籍。她在读书的过程中,将自己喜爱的句子进行了详细的摘抄,这一读书方法受到了吴老师的表扬,吴老师也呼吁大家照做,告知大家积累好句与书目中好的内容,对以后写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是易力同学的分享——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他觉得属中国男主人公为了追求梦想而辜负伴侣的行为让他觉得稍感愤懑,但也许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感悟依据每个人的个人经验以及观念而有不同,有人或许敬仰男主对梦想的一腔执念,但也有人会唾弃书中男主抛弃家庭的行为。这些源自心灵最真实的感悟,我想都应该值得被人聆听。其次,他分享了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一书,这本书也让易力同学产生了诸多感想,他发现从不同角度对一个人或一件事进行描写时,所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可谓是别出心裁的一份感想了。

蝉鸣为止,新声持续,轮到谭紫怡同学分享读书,她分享的两本书目分别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李贞德的《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晦涩难懂让她一度想要放弃阅读此书,但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此,当你在某个阳光跳跃在窗台的午后,偶然翻看一册书,其中的某一段文字吸引到你了,便能就此在你的心里开出一朵花。于是抛开复杂的人物关系限制,将身心交付于情节,感受布恩迪亚家族与马孔多小镇兴亡史的悲凉,抚摸每一尊人物的孤独之处,感叹故事背后整个拉美时代的命运与文明的冲撞。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一书的分享,则将大家拉回到现代,“男女平权”“权利与伦理”的话题引发了在场的讨论,也由此与同学们以及吴老师产生了共鸣。谭同学最后表示正在艰难阅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和马尔库斯的《爱欲与文明》,希望下次能更好的分享。

最后,负责记载本次分享会记录的2017级韦春燕学姐,也抒发了一些自己听完大一学弟学妹们分享读书报告后的感悟,同时也告知大家她接下来的阅读计划是孔力飞《叫魂》一书,吴老师也给春燕学姐推荐了一些专业的书籍,希望她能够有所收获。

分享会慢慢进入到尾声,但同学们对书籍的热爱与享受却不止于此。活动最后,吴慈荷老师肯定了大家的读书热情,也再次强调了读书的意义。此时,想用高尔基的一句话来收尾,“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愿大家,能在浩瀚书海中,找寻到最真实的自己。

                                                               撰稿:谭紫怡

摄影:吴慈荷、韦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