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半世纪前,一场大战,围绕着一座非凡的城塞展开了。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持续了整整36年,在这段艰难的抗战岁月里,钓鱼城军民曾经抵抗过无数次蒙古军队的猛烈攻击。蒙哥登上大汗宝座,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投入的兵力可谓空前强大。然而在困守孤城的境遇下,钓鱼城却依然以弱胜强,刹住了狂奔的蒙古战车,进而改写了欧亚大陆的历史。
2019年3月30日上午9点至下午2点,吴慈荷老师与戴华老师亲自率领导师组的同学们来到了钓鱼城遗址处,进行了一场别有意义的历史文化之旅,而萋萋芳草中的城塞究竟会向我们讲述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相传沧海横流、洪水泛滥时期,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长竿垂钓嘉陵江中,得鱼以救民饥。这大石上至今还留有长1米得巨人足迹和插钓鱼竿得石孔,人们便称这大石为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城均由此而得名。
我们一行人从钓鱼城的南面行路而上,钓鱼城南西北三面均环江,这三江便是渠江,涪江,嘉陵江,因此合川也正正是由这三江而得名。往上而走,映入眼帘的便是飞来寺了。关于这座寺庙,导游给我们讲解了相关历史背景:原本在钓鱼山上有个摩崖石刻的弥勒佛造像,但在数年前因为连月大雨而发生岩崩,这尊站佛造像便连同岩石从山顶坍塌而下,跌落于此,且它的身子一直弥望着东方,好似在表达对此处的不舍与眷恋。由于佛像仍然站立,仿佛从天上飞来,为了纪念这一神话般的故事,州人于翌年便捐资建立了飞来寺。走进寺庙,我们看到两行题词:流去嘉陵江,飞来弥勒佛。而此句话也足以向我们道出飞来寺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有韵味了。
钓鱼城现存的8座城门中最具磅礴气势的是位于城南第二道防线上的护国门,我们一路向山上行走,也有幸与它相逢。此座城门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据说,当年人们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于是导游口中的那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着实算得上是对这道雄伟之门的绝妙形容了。
除此之外,我们在游览的路途中还邂逅了许许多多的景点: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涤,却仍然保存完好的悬空卧佛,它的壮美与大气,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有所感受。驻足于每一桩炮台前,许下“世界和平”的愿望,掺含着大家对世界的虔诚祝愿。于每一尊佛像、石刻前停留,感受石壁上苍劲有力的执笔,为之震撼的同时,也感动于那段艰难岁月所刻画的历史痕迹,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具有深意与共鸣。
然而引起我们有所深思的不止是这些文化景观带来的,其中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其实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在文化付费的今天,景区该如何调配一系列基础设施,才能使游客的有偿之旅达到满意?例如景区内的餐饮消费,纪念物商品以及为祭祀物品买单的前提,是不是需要建立在让其发展得相对成熟才能进行得下去?可见,一个景区的发展成功与否,是离不开多种因素制约的!
这次出行是相当成功的,同学们对本次钓鱼城遗址文化颇有一番感悟,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声音:
2018年级物联网专业的巴若宇同学讲,“站在钓鱼城这座岛屿上,连绵的城墙带着修复的遗址,石梯尚陡,小小的岛屿却带着一股凌冽的正气。无数迁客骚人题字于石刻,不知瀚海笔墨能否达那时守军之真意,是空余怅然但愿以己承志。”
2017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张鑫同学说,“去年来这儿,只顾得观望并记录秀美、古韵的风景,这次还带上了探索文化底蕴的眼睛,导游一路的讲解把我拉回到了钓鱼城历史课堂。”
2018年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易力同学谈到,“钓鱼城的招商工作并没做好,当我走在本应繁华的宋街时,四周并没有传来叫卖声,而只有落叶滑落的身影,我想这不会是宋街建立之初的本意。”
2018年级软件工程专业的方嘉敏同学感慨,“站在古垣上,想起蒙古军就在眼前整戈待战,想到万军呐喊战鼓声震天朝城塞压来,霎那间一股压迫感涌上心头;站在观景台上远眺,目光穿过荫绿的树木和宽阔的江面,看到了远处薄雾笼罩的群山,有点荡胸生层云的意味。”
2018年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周雨婷同学说,“在行走的过程中,老师为我们邀请到了一位导游,从她的口中我们得知了不少关于钓鱼城的历史,其中我听到最多的关键词非“蒙哥”莫属了。历史总是残酷又现实的,我感叹蒙哥有着一腔热血却又无奈止于上帝鞭下,我敬畏钓鱼城上的处处建筑,甚至是其上的一草一木。”
2018年级德语专业的李文婧同学说,“那尊卧佛的身上还能看出以前留下的彩绘,面部的雕刻可谓是惊为天人,让人一眼看去,便觉得这卧佛面目柔和,有着怜悯众生的慈悲心肠。我想,在当年军民苦守钓鱼城的时候,这尊卧佛一定给他们带去了莫大的心理安慰。”
2018年级德语专业的李玲同学说,“当你走在钓鱼城中的一些幽静小路时,你会感谢有着小雨的点缀与陪伴,让你的行走更加的充满诗情画意。当你爬上了钓鱼城的顶部,放眼望去,你会发现不仅是眼部的鸟瞰,更是心中的一种荡然与开阔。”
2018年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杨丹同学说,“钓鱼城遗址众多历史名人遗留的足迹,精妙的书法,斐然的文采,还有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术,都让人叹为观止。走在高耸的城墙上,我似乎能看到当时的将士们挥洒血泪,用自己的生命维护祖国最后一片乐土的壮举。”
2018年级网络工程专业的程洋同学说,“这次的旅行给了我一种全新面貌,不再是单单的观赏,最重要的,能和导游一起交谈,能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嬉戏,这才是旅行该有的模样,它带给我的精神财富也难以忘怀。”
2018年级德语专业的程祖耀同学说,“走过了钓鱼城许多的遗址,曾经的校场,曾经的城门,曾经的县衙,留存下来的古寺,处处可见的宋井,我不禁想要知道,古人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
2018年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陈平安同学谈到,“行走在山间,动的是步伐,看的是历史和古人文化。钓鱼城遗址文化之旅让我又了解一部新的文化篇章,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游玩结束后,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各自的感想,老师对于此次出行意义的说明,让我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我们的艺术文化修养。”
2018年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陈相竹同学感慨,“怀着肃穆、恭敬的心情,行走在钓鱼城的跑马道上,徘徊在城垣、雄关、炮台、兵洞等遗迹前,驻足静黓,佇立沉思,仿佛看到每寸土地上都遗留着南宋军民的足迹,处处是他们为了生存,不甘凌辱而呐喊厮杀、呼号奔走的身影。”
最后,如果你们有机会,请一定要去一次钓鱼城遗址游览,亲自去感受它的文化底蕴,相信你们也会有颇具意义的感悟!
撰稿:谭紫怡
摄影:吴慈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