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菩提书院,正是草长莺飞,一片春机盎然好景象。远景学子对知识的向往也持续高涨。为了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理论所学更好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帮助学生能够更好从大学向社会过渡,社会学老师李梦瑶将课堂变化为学生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内自我设置情景,用情景演绎个案访谈,将课堂中理论化的个案访谈技巧第一次用于实践。
“你好,我是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远景学院的学生,现在我们需要完成大学生读书时间的访谈,能不能麻烦您接受我10分钟的个案访谈呢?”当学生们一个个开起自我场景设置中的个案访谈,他们的身份瞬间转变为学生、老板、销售人员,看到他们从害羞、不敢表达,慢慢地放开手脚,能够灵活运用技巧,同时还加入自己的思考的时候,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课堂,而变成为学生参与实践的现实社会。
20分钟的个案访谈结束,李梦瑶老师组织大家展开反思,每个同学就自己在本次访谈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做得好的部分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有的同学说到,这样的课堂实践能够增加我们的自信,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景,就不会再紧张了;其他同学也说到,觉得自己理论掌握得还不够扎实,需要以后有更多的情景去实践。
课堂实践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的,让他们明白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为进入社会铺路,也需要他们通过自己的内化,把看似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完满之人道路上最好的助力。远景学院的课堂实践也是为了进一步践行学校“四位一体”育人目标服务的,同时也是教师对于远景学院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而进行的课堂环节设计,这样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成长,把简单的课堂教授变为教学相长的模式,使老师也在课程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