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远景学院《国际关系》课程就中国近代时期与世界各个大国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讨论式的授课,同学们在杨阳老师的带领下就中国近代与世界各个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解剖,在课程上,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课堂氛围也变得十分活跃。不再拘泥于传统课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和教科书上的内容。
杨阳老师抛出本堂课的第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哪一条是最让你们不能接受的?”接着同学们很快踊跃回答,有人提到“割地”、有人提到“主权被侵犯”、有人提到“赔款”......杨阳老师抓住赔款这一中心词展开了本堂课的讨论,并且引导出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辛丑条约》,就其中的赔款一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杨老师提到《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本息一共九亿多两白银,其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俄国,而获利最少的国家则是美国。接着,同学们就这一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当时强大的美国没有获利最多?”也有同学提出“日本、英国等国从中获利多少?”
杨老师在鼓励同学们提问的同时,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抓住了“美国获利”这一关键词开始了接下来的探讨,他从当时美国的谋略和布局出发,提到了当时的美国武力还不足够强大,主要是巧取而不是豪夺,她希望当时的中国能进一步独立,来实现东南亚地区的战略角色,通过贸易来达到美国更加稳固的地位。杨老师希望同学们用这种一分为二的观点来来看待近代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培养了同学们分析事物的能力。
老师与同学们的深度互动,以及跳脱出传统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将一节讨论课的优点和挑战性完全展现出来,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精良的课程设计,也训练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老师与同学们的相互问答,相互解疑答惑之中,圆满的完成了一节不一样的《国际关系》课程。据悉,《国际关系》作为远景学院通识选修课,主要讲授当今国际社会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等。该课程现实性、理论性、综合性都很强,从视角、讨论形式、内容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社会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方法,以及对日益加剧的人类社会竞争、国家竞争和地区竞争有科学的认识、全球性的视野和独立公民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