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远景学院】恰如其分的爱 ——记远景学院2017级爱情心理学分享会

时间:2018-12-03 10:02 浏览:

             

学好专业、拓展视野、遇见爱情是一个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里应该完成的修行。二十岁的爱情不像十四五岁的那样情窦初开懵懵懂懂,也没有三四十岁那样历练了春华秋实厚德载物。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远景学院2017级辅导员汪宏宇邀请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田雨老师于11月28日晚上8点为2017级同学开展了一次特别有“爱意”的心理学分享会。

田雨老师充满激情的自我介绍给分享会开了一个好头。打破常规、批判性思维以及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她的关键词,也为本次分享会奠定好了基础,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紧接着田老师介绍了普遍存在于60年代的以生存价值为主的婚恋1.0时代现代在西方国家常见的以情绪价值为主的婚恋2.0时代但经田老师介绍当代中国人普遍处于的“婚恋1.5时代”。新颖名词总能勾起同学们的兴趣,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她解释道“处于婚恋1.5时代我们对于婚姻既注重感情又重视情绪价值”。我们想要有趣的灵魂与生存所需的“面包”兼得,这让遇见一个对的人变得更加艰难。接下来是整个会议的燃点,田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怎样的男孩/女孩更受人喜欢?同学们各执己见,描述着自己理想的另一半。但田老师给出的答案却让在座的同学们大吃一惊!平时令人反感的“渣男”“绿茶婊”竟然是最讨喜。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渣男”身上其实更多代表着父性冒险价值,他神秘而耐人寻味;而“绿茶婊”更多的是母性的体贴与温柔,是“英雄寄托的温柔乡”。但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一段爱恋的产生必定是基于某些特质被特定的人所“看见”。所以不用急,合适的人迟早会到来。

接着田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论;即完美的爱是亲密+激情+承诺。可人无完人,寻求到完美爱人的几率屈指可数。为了区分不同的爱,田老师仔细地为我们分析了拥有不同元素而产生的不同的爱。用自己朋友的亲身经历告诫同学们不要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激情与“空头支票”的承诺而陷入了愚昧的爱;能文能武、亦庄亦谐的影帝梁家辉用一生只爱一人来证明了真正伴侣的爱。激情会随着岁月流去,留下的只有“你懂我心”的亲密与“倾我所有”的承诺。西方社会或许开放,但他们异性交往中从Hangout到dating最后到serious relationship这种循循渐进的过程与契约精神其实可以被学习。

分享会接近尾声,田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何正确面对“失恋”,同学们各抒己见,也邀请了部分同学分享了各自的失恋故事。田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理智面对和处理失恋,积极追求但不强求,如果失恋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她建议大家一方面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旅游、将失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积极寻求朋友、父母及老师的心理疏导帮助自己尽快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

本次爱情心理学的分享会让每一位同学对爱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正确处理学业、爱情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既不盲从也不冲动,更加理性地看待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