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远景导师会】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记远景学院彭可导师组观影讨论会

时间:2018-11-14 16:09 浏览: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坠车事件的悲剧只因女乘客错过了一站而与司机扭打在一起,并无人制止,从而造成车上其他14人错过这一生。”令人唏嘘。

结合当下热点问题,2018年11月7日晚远景学院彭可导师组同学在菩提电影室一同观看短片《车四十四》,通过集体观影的方式,以影片为基础结合当下热门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激烈讨论。

影片车四十四》讲述了一位女大巴司机在偏僻路途上的悲惨遭遇,当发生这一幕时,车上大多数人选择了漠视和退缩,而仅仅一人选择站出来勇敢发声,通过影片反映一种社会道德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大家由影片讨论延伸到最近万州公交坠江事件通过对比电影故事与现实事件的相似性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同学提到部分市民存在的素质问题,也有同学想到是如今的犯罪代价不高造成坠江悲剧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都认为应提高自身对待这类问题的能动性,除此之外还应这类存在道德问题的行为建立惩罚机制才能维护好公共安全的秩序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启发于故事最后,彭可老师呼吁大家:面对此类现象,我们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自由评价,而更应该思考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去改变所处的环境,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类似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定位好自己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和责任,以实际行动去付出,让事物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次形式特别的导师观影会,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更在讨论中传递出大家对生活的理解,这是一场不同思想与感悟的交流和碰撞,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学生感想摘录

这部影片几年前也看过,当时只能感叹人性的脆弱,年龄太小,感触不深。今天结合万州公车坠江事件再来探讨这部影片,无论是从现实还是电影情节本身,体会更甚。

看客心理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体现。诸如此类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小到打架伤人不发声,大到抢劫作恶不作为。中国人怕什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多数人选择沉默,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其实看似保全了自己,实际上是默许了这些行为的泛滥,最终会反噬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就像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不足以去改变现状,何况去扭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很多人没办法去改变,所以才产生了法律去约束大家。告诫我们,违法必然付出代价。虽然没办法靠一个人去改变世界,我们可以做好自己。靠自己的微弱力量感染周围的人,树立内心的一份勇敢。

                                                                ——龚婉琪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反复出现的事件也终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引发了一些讨论与反思。

我想,无论是车四十四,还是万州的公交车事件。感触最深的,最应作为自身信条的,是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敬畏,对他人的敬畏。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保持一颗敬畏之心。那么结果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只能引以为戒。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无论是做个不幸的分母还是做一个不幸的分子,结局都令人扼腕。  

                                                                ——周松岑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只会说不会做,我们要做的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应快速找到能够解决的方法,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惩罚制度。比如短片里的一车人肯定能够对抗劫匪二人,可他们选择了当看客,选择了沉默。一个人的力量确实很小,可十几个人的力量却很大,只有团结起来,卸掉面具,抛弃冷漠,未来才会更好。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根深蒂固的思想,通过短片结合到现实,已经发生的惨案正在警醒人们,希望未来,我们能渐渐摆脱麻木不仁,拒绝当看客,愿你我温柔善良,愿世界温暖如初。                                            

                  ——廖钰津

影片整体风格写实,处处细节极力还原现实场景,在加深这种真实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满车人不去救女司机这一场景完全合情合理,这种真实感延续至此,不禁也令人无力——这当然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完全有可能无动于衷。影片主题胜过影像本身,时至今日终于有了最为沉痛的现实映照。

我很喜欢影片最后,放大到男主角特写,他庆幸地咧开嘴笑。在这个片子里,或者说在这个社会环境里,不存在纯粹的英雄,我们都是像男主角一样的想要活着的平凡人。

                                                                ——俞可怡

从电影与现实两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的是,避免全体死亡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阻止“暴民”,那个引导一切发生的不稳定因素。只要没了源头,悲剧也就不会发生。看上去极为简单的方法,真正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因为选择站出来是有代价的。“枪打出头鸟”,“杀鸡儆猴”,如果没有代价,谁不愿意当英雄呢?像在《车四十四》中,站出来选择反抗,死亡到伤残的可能性都有,对陌生人负责后,对家人又该如何交代?类似的例子在金庸先生的小说《笑傲江湖》里也有,福威镖局少主林平之伸张正义英雄救美,却成为引子导致家破人亡,经历人间冷暖,落得自宫眼瞎的凄惨结局。他又错在何处呢?

这是个众神退隐英雄迟暮的时代,只能期待少年们的一腔热血能开创新的格局。

                                                                ——龚俊明

如果让你来做出选择,你会怎样做?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体,而每个个体又因为某些因素联系到了一起。我们不相识,不相知,那当我们共处在一个公共领域的时候会为他人着想,或者说会贡献一点点个人的力量来维持一个社会平衡的关系吗?

《车四十四》的故事十分简单,但是却让人深刻,同时让我们联想到了近期的事件。万州公交车坠桥事故使我们深省,这个社会,怎样才能变好。当然,我们不能改变他人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识的人。我们没有办法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某些现状,但是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我们就可以看到改变。无论是社会治安还是人们的素质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沉默,这个社会,只有坠落。

                                                                      ——蒲峥

善只有一种叫拔刀相助,恶却多种,有一种叫穷凶极恶的,还有一恶叫冷漠。

一开始犯罪只是蠢蠢欲动,但是那时候人们是沉睡的。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的时候,犯罪已经变得失去控制,这时候沉睡的人也就更多了。当犯罪还在萌芽时,车里的人选择沉睡,冷漠看待。不想交钱的那人被打了两下就没有了下文,小伙子虽然挺身而出,但势单力薄。车里的人冷漠的看着犯罪的发生,这就是悲哀。                                                                  ——代广文

 

                                           撰稿:李明星

                                           供图: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