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师活动】光影鉴证·创作分享——远景学院2015级广编专业《综合创作课程设计2》期末作品展暨导师组学术特色活动

时间:2018-07-04 16:49 浏览:

“导演是作家,是用镜头写作的作家”这是谢晋导演在《谢晋谈艺录》中说道的。作为电影的创作者,同学们用镜头窥视心灵,用画面表达情感。



6月27日周三晚7点半,由杨志伟老师教授的《综合创作课程设计2》期末作品展在菩提书院电影室2举行。本次作品展映活动,强调开放融合、交叉互动,不但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年级学生,还有杨志伟导师组非专业的同学们,让专业和非专业的学生共同成长与学习,让专业的学生感受到了普通观众的眼光和视角,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对于作品的新解读,同时,让导师组的学生通过影像媒介搭建起了交流探讨和认知事物的平台。这是一次具有鲜明题旨的专业期末总结展映,并是一次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导师组特色活动。

本学期在《综合作品创作课程设计2》的课程上,杨志伟老师指导远景15级广编的同学们每人独立完成一部10-20分钟的短片作品。本次展映作品正是一学期以来的一次总结,共放映:周湖军导演的《奇异包裹》、张巧导演的《一半》、彭林导演的《问号侠》、彭婉清导演的《寡言》、李睿敏导演的《夜餐》剧情片5部,和何莹导演的《老城故事》纪录片1部。沉浸在这个光、影变幻的世界,在场的同学们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牵引。而本次作品展就是要将同学们的作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接受观众的欣赏与质疑,并以此打开一扇门,提供一次交流的平台。

作为本次期末作品展的指导老师杨志伟老师,也在现场和同学们一起观影,并对每部影片都给予了介绍和总结性评价,同时再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对同学们的片子进行分析,并在影片可进步处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影片创作上的有更多进步、拍摄出来的影片能更加完美!

影片放映结束后,杨志伟老师带领作品的主创人员与在场的导师组及其他观众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与分享。2015级周湖军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拍摄该作品的过程,在作品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资金不足,很难找到专业的演员,场地及时间的限制等。尽管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他也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了作品。也和专业的师弟师妹们交流了,自己也是从大一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学习才有了如今的收获,希望他们不要心急,脚踏实地,多多实践,相信最后一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杨志伟老师则讲述了一些电影语言独特的魅力所在和幕后的故事,并鼓励同学们多多的去进行专业实践,毕竟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让理论不再止于书本,才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

电影就像是枝裕和在《有如走路的速度》中所说的一样“电影应该尽量不言及悲伤和寂寞,而把那份悲伤和寂寞表现出来”正如杨志伟老师常说的一样,怎样将故事用电影的语言去表达出来,这才是我们需要去认真研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