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昨天和孩子们的相处,远景学院“七彩筑梦,益暖燕窝”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渐渐地融入到当地留守儿童当中。早上7点左右太阳已经升起,家长陆续将孩子送到学校,还有一位家长为志愿者们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与志愿者们交流说,孩子很喜欢他们,今天早早的起床就在家闹着来学校。志愿者们听到家长这样说脸上洋溢着笑容,内心也升起一股暖意,因为这说明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不再是将志愿服务止于表面,而是真诚的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

志愿者们昨天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历经前一日的悉心辅导与欢乐游戏,许多镇上的孩子们听闻了有关志愿者与小朋友的故事,也结伴来到学校加入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由于今天小孩比较多,基本上是一个志愿者帮扶二到三个留守儿童,辅导他们完成假期作业,一起做手工,画画等。现在这些孩子们不再如初见时那般胆怯、沉默,耐心与善良为他们之间搭建了桥梁,大部分都愿意主动与志愿者们交流,并敢于提出问题。

而在这群孩子中间,也有那么几个不太愿意与志愿者交往的孩子。对于志愿者们亲切的“搭讪”,他们通常只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志愿者们怎么可能因此而停止用爱灌溉他们敏感的心灵。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定然不可缺少言语技巧。他们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一切能引起孩子们注意力的东西,一边用闲碎的问题慢慢了解他们,一边尝试着引发彼此的共通之处,让他们不再胆怯与沉默,打开自己的心扉,感受志愿者们的关爱。

善良之石,以小手拾大慧。课业学习,是孩子们筑建知识大楼的基础,因此多方式学习是尤为重要的。志愿者们根据前一日的自我介绍准备了孩子们喜欢的便签,让他们以不记名方式写下自己认为很难做到的事,并随机抽取为孩子们进行解答。让他们在无形中了解身边小朋友与自己的共同之处等。在解答过程中,面对一部分男孩子随意的起哄和打闹,志愿者严肃地进行了制止,也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如何以善对人,将心比心。

适时学习,以游戏激发热情。多元化的学习之余,娱乐能够有效缓解孩子们的疲劳,引发他们对事物的多层次认知。接下来,便是让孩子们“挑战不可能”,四人为一组进行,按不同规则凭借吸管以直立方式将玻璃瓶提起,志愿者可进行适当引导,最后由主持者为每个团队分发糖果作为奖励。如此,不仅仅是为了游戏,更多的是结合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自我的展现,鼓励是成长的阶梯。为回应孩子们家长的要求,志愿者们在这一天中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帮助孩子们学习,余下就为孩子们讲解有关演讲比赛的内容与要求,以及积极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让她们自己选择一个志愿者哥哥或姐姐带他们一起完成之后的演讲。教室里讨论的欢笑声,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小暑时节的丝丝凉爽,也让在窗外等待孩子们回家的家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撰稿:张翠容 彭林
摄影:金廷靖 李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