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赋能·创意写作的机遇与转型”——记远景学院教师参加第十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

时间:2025-11-03 10:50 浏览: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号召,推动远景学院文学通识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远景学院选派陈春羽老师参加了由西南大学、上海大学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本届年会以“融合与创变:AI时代中文创意写作的学位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主题。

11月1日上午,年会开幕式在西南大学国际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秋江,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张者,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张永禄,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方长安,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副主任刘自挥分别致辞,共同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主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年会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范稳以“新时代山乡巨变中的文学赋能”为题发表演讲,结合自身创作实践,激励青年一代坚守文学理想。他指出,“文学永远是时代的反映,是人灵魂深处的抵达者,历史的博大深厚、文化的多元灿烂、人性的复杂幽深、情感的丰沛奇妙、命运的多变、时代的飞速变迁,仍然需要作家去书写,并进行个性化、艺术化的呈现。”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写作与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李金凤则围绕“新文科、新媒体与新方法:AI时代创意写作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分享,就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强调应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借助人工智能为课程教学注入新动能。

在11月1日下午举办的“数智化教学改革与创意写作新课程、新教材建设”分论坛中,远景学院新课程建设案例获选进行汇报交流。陈春羽老师以“数智时代的大学创意写作新课程建设——以《沟通、写作与表达》为例”为主题进行发言,她指出该课程是多位教师参与建设的教学团队集体智慧结晶。她系统阐述了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课程构建了“沟通—表达—写作”三大能力逐级递进、有机融合的教学闭环。沟通模块旨在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跨越,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表达模块聚焦观点的清晰传达与有效接收;写作模块则致力于实现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输出的关键转型。评议环节中,评议专家对陈春羽老师所分享的远景学院课程探索成果给予了肯定。

11月2日上午,第十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圆满落幕。参会期间,陈春羽老师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研讨,收获丰硕。她进一步明晰了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核心,并表示将把年会中所吸纳的前沿理念与学术成果有效融入教学实践,持续提升课程质量,引导学生领略文学的魅力、用文字书写时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