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权威的机构对远景学院有着高度的评价,作为远景学子真的非常自豪和骄傲,另外看到远景的育人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相信这也标志着远景正在越来越好。
其实远景更多的是一个平台,他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有机会去触碰到不一样的领域,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我们都说远景在越来越好,其实换而言之就是在说远景给了我们越来越宽广的平台,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远景在不断的发展自己去接纳更多的新的事物,引入新的机会,而每一位远景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发展,去寻找到自己所喜爱的领域。
——2014级工程管理专业曾悦
通过学习《打造中国知名的住宿制文理学院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远景学院》,回想自己从2014年入学以来,远景学院的发展速度比自己想象的要快,自己作为远景学院的第三届学生,见证了12届、13届学长学姐的离开,也迎接着15届、16届、17届学弟学妹的到来。远景学院经过六年的发展,不管是在宿舍厨房文化,讨论式小班教学方面,还是在外国交流项目上都深深体现了远景学院特色。当看到中国教育报对远景学院的报道时,作为一个远景人,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为远景学院的今天喝彩,为远景学院的明天祝福!远景学院,愿你越来越好!我们永远为你祝福!
——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苟利
作为一个在远景生活了三年学生,学习《打造中国知名的住宿制文理学院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远景学院》这篇报道后,我认为学院不仅关注着我的学习,更加关注我的成长。特别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老师更是我们生活上的导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老师总是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我们。当通识课程遇上小班教学,这样的课堂将变得灵活有趣,一次次的课堂陈述让我不再怯于表现自己。学院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资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不断努力前行,很庆幸自己是远景学院的一份子。
——2015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陈育峰
我永远都没有办法忘记,三年前我怀揣着梦想满心欢喜来到菩提书院,来到远景学院时的那份难以言说的心情。远景学院给了我一个创造梦的机会,同时也不断地帮助我实现着我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稀奇古怪的想法。无论是通识课上每一次presentation ,还是每一次各大板块的活动,都给予了我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互相聆听,相互融合,互帮互助,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远景学院的主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改变也改变着远景学院。感激三年前这个小小的院子接纳了我,越来越好的远景学院,也让我们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值得。学习完《打造中国知名的住宿制文理学院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远景学院》后,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朝着自己目标继续前进。
——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朱倩旎
以前有位老师对我说,来远景后悔四年,不来远景后悔一辈子。没错,三年来我一直都觉得我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当初选择远景就是因为这特有的小班教学和特色厨房,但来到远景才发现,给我的惊喜远比想象的多,通识课程的学习让我学到了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小班的学习也让老师与我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交流。刚进入远景我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现在自己不管什么方面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这三年来真的是看着自己一点一点进步的,这也因为远景学院就是特别能锻炼一个人能力的平台。在远景会有很多特殊的经历,因为学的多东西更多,所以比一般的大学生也累一些,这也是会后悔四年的原因,但这四年的学习锻炼的能力真的会让我受益终身。
——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周湖军
如今看到《中国教育报》刊登了远景学院的文章,我看到了很激动。这是表明了我们学院的教学理念被更多人认可,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这个不一样的学院。
记得刚拿到入学通知书时,看到远景学院宣传手册的那一刻,就有一种“小鹿乱撞”的感觉。深蓝色的“远景学院”院徽和古老的院子的时候心里的好奇和向往——这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学院?“独立教学区”“男女混住”“开设吉他课、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这些字眼就像是小孩子的棒棒糖一样晃荡在我的眼前——我就觉得它跟我有缘!
来了学校后,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远景学院的选拔。经过笔试、面试,很幸运地被远景学院录取。还记得在等学院老师的通知的那段时间,我听到了很多关于远景学院的“流言蜚语”,褒贬不一,当时的室友劝我要不别去远景了,万一后悔了呢。
可现在,我真的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不后悔!
——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陈尚昆
看过《打造中国知名的住宿制文理学院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远景学院》这篇报道,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远景学院教育模式的开放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住在一栋楼里为我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在这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因为年级和专业的不同,我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在交流中,我的思维方式也更加完善。
远景学院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交流,导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除此以外,还为学生提供考研建议和就业指导。这两年来,我也不断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了很多学习资源,个人的提升和成长是很显著的。
——2016级英语专业邓晶
学完《打造中国知名的住宿制文理学院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远景学院》这篇报道,回想自己进入远景学院以来,一直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看到学院虽然在人数方面不占优势,但正是宿舍楼的相对集中使得大家有很好的机会可以聚集在一起开展活动。在远景学院的发展中,充分结合了学校特色,开发针对参与人数较多的精品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特殊人士关怀方面,针对留守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我们均开展了很多的活动,学院也是对志愿服务板块的活动也是非常重视,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得我们的活动开展更加如鱼得水,在这两年里也是取得了不少的荣誉。非常感谢学院给我们的帮助。
——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李聪颖
《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关于远景学院的文章,看过之后回想进入远景之前,我就希望有类似远景学院一样的平台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考研,是我第一个愿望。正如我在面试时所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远景也正是给了我这样的氛围,在大一,学院就开始给我们的考研做准备,尤其是导师制的优势,更是为我的考研梦想带来了不少便利。在学生工作上,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当了支部书记,每天都很忙但却很充实,虽然很累,但是收货了友谊,也收获了成长,可以说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吧,感觉自己就像一块石头,在远景的打磨下,终将成为一块璞玉。
——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胡悦
《中国教育报》关于远景学院的整版报道,看过之后感慨颇多,导师制的设立,因为一个导师负责二十到三十人左右,同学们也来自不同年级,每次导师会上的读书报告分享、高年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讨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导师对每位学生的关怀也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其次是远景学院的小班教学更能提高自己的一个思维能力,让我更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它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让我学到的东西更加全面,老师也能更好照顾每位同学的情绪;第三就是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多参与进课堂,当一个发言者而不仅是听讲者,锻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想法。
——2017级财务管理专业向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