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庞海芍教授做客移通学院开展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发展讲座

时间:2023-12-13 09:34 浏览:

12月7日,由远景学院承办的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发展专题讲座在六度空间顺利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庞海芍教授作为主讲人,围绕素质教育为什么提出、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素质教育的方法路径三个板块带领在座师生走进素质教育核心,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次讲座吸引全校师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庞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分析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必然性,她认为大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针对专才培养模式中所缺乏的,强调通过科技与人文融合+通识和专业平衡,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融为一体,立德树人、全面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庞教授分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实践,分析了深刻认识德、智、体、美、劳各要素的内涵与教育特征对于更好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引向作用。以国内外不同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为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阐释,强调了课外素质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所学知识忘记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庞海芍教授讲到,庞教授以自己在本科学习期间所收获的严谨为例,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在我们忘记了学校所学之后仍然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许是对不同文化的感受,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精神财富的理解,是在各种环境中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这些超越学科东西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面对挑战和追求梦想时所依赖的基石。“不论走到哪里,父母都放心,不论做什么工作,领导都放心” 庞教授觉得这就是“好素质”,好素质就是具有核心素养,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互动提问环节,庞教授就学生提出如何解决因素质教育活动多带来的工作压力,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培养什么能力是最重要的,如何平衡素质教育地方差异性等问题一一给予细致回答。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复杂化,使得知识更新也越来越快,同学们必须加强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变得尤为重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更为重要。素质教育存在地方差异性也是必然的,但随着国力的增强,教育的普及,素质教育必将会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

庞教授勉励大家在大学四年里一定要拥有一技之长与综合素养,专业技能、专业教育是无可取代的,可迁移核心能力,是所有职业必备,一生必须的素质。希望大家掌握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工具、生活技能四方面21世纪的必备的技能,既会工作,也会生活。

讲座之余,庞教授在远景教师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古朴宁静的远景学院、极具美学思维的爱莲书院、充满文化自信的北山书院红岩馆、开放融通具有国际化的南湖书院、科幻与想象并存的天空书院,了解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育人模式,并提出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