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远景师生齐聚书院菩提树下,召开“博雅讲堂”主题交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院长苏锦俊教授以“全球移动力(Global Mobility)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为主题与远景师生们交流,专家和同学们围炉于古朴的院落。苏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而且作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于就业创业也有很多实战经验,苏教授将大学生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与职业能力的积累相结合,同时从“全球移动力”概念出发,为同学们做了一次生动的交流,本次讲堂交流由远景学院学工副院长李军主持。


会议始尹,苏教授从全球移动力的概念出发,以自身在越南、泰国等地讲学经历为引,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舒适区”抓住机会去不同的地方交流学习,积极从事各种学习和分享活动并融入当地社会,强化自身对多元文化接纳能力。在入乡随俗的小事中理解当地文化,增强自身文化融合能力,迅速适应各种环境、对不同人际关系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人生宝贵财富。


谈及职涯效能提升,苏锦俊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本质是对学生学生能力的综合考察。面对难以提升的职涯效能,我们不妨全面发展,切实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对于许多同学都关心和疑惑的生涯规划,苏教授告诉同学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设定近程目标、中程目标、远程目标,但“人非圣贤”人生也并不是规划好的剧本,警惕自己勿把生涯规划变成约束自己的框架,决定未来上限只能是进行时的自己,要不断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


在苏教授分享完之后李军副院长讲到对于全球移动力中的“公民力、跨专业能力、生活力”等与学生通识素养也是高度契合的,苏教授从自身实战经验出发,既贴近学生教育,又高屋建瓴,并向苏教授提出疑问“学生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取全球移动力”。针对这一问题,苏教授指出,学生们可以去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在做志愿的同时看看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给自身带来的影响,远大于自身想象,也可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实习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移动力。在学生答疑环节,同学们争相提出了自己在学业或生活中的疑惑及遇到的难题,苏教授耐心一一答疑解惑,并针对学生比较关心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现目前大学生所认为的“水课”一说给与了独到的见解,苏教授提出,很多课程现目前同学们觉得没有意义,那是因为你觉得对于现在的你是没有用的,但是当你在人生成长中的某一个时刻用到你才会知道学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一个人的作用是很大的。


讲堂最后,苏教授指出此次来到重庆移通学院,学习到了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四位一体”+“双院制”的教育教学方法让他感触颇深,移通学院在创新育人方法、探索以为学生发展中心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远景学院的办学模式是十分先进的,希望远景的师生可以来到嘉庚学院进行交流。此次博雅讲堂用全局眼光从全球移动力告诉同学们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身与他人差异化的能力,从微观上也要加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拓展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