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融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国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2023年11月10日—13日,远景学院教师代表付海明、吴金燠赴厦门市参加“‘大思政’背景下学工队伍思政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


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李勤部长带来《“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挑战与对策》主题培训,主要通过实战经验的角度,深度讲解了现代学工对于所处的“三新”(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背景,并在当下如何理解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阶梯式任务,再从辅导员的角度来探讨具体的使命与担当。
李部长详细的阐述了00后大学生的特点,在面临当前大学生的种种个性与不同上,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中,应该是“1+8”,即解决思想问题是“1”,其他的“8 ”均是基于“1”上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方面。最后李部长为后续的学生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很多的指导性建议。

林明惠副教授是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秀老师,由他带来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主要从“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背景”、“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的主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度解读,林副教授用案例解读、影视资料、现场互动等多维度的讲授形式,让奋斗一线的教师们更加意识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重要性,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传递的精神的理解。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吴昊书记带来了《“三全育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培训。吴书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本质作为讲授的切入点,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不能脱离学生,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从六个方面下功夫,并且能够将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吴老师以贫困学生为例,说明了在关心和育人过程中该如何做好思政工作等。


本次培训最后一场讲座,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宋晓东老师带来的《胸怀两个格局 扛牢使命责任——谈优秀辅导员是如何练就的》。
宋部长多次引用了党和国家的相关对于思政方面的文件和政策,来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三个方面切入,来阐述和剖析学工队伍工作的对象、工作要求和工作建议,更好的梳理了如何在日常开展工作中胸怀两个大局,扛牢使命责任。
培训讲座后,教师们来到陈嘉庚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旨在加深学工队伍对陈嘉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思政能力。
陈嘉庚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他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陈嘉庚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而建立的,也是对他人格魅力和品行风范的传承和弘扬。在这次实地考察中,通过观看展板、文献资料和实物展示,深入了解了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和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特别是通过欣赏他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此次外出培训是推动主题教育开展、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在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学工队伍作为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思政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外出培训学习,不仅加深了学工队伍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思政教育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将对于学校思政工作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学工队伍自身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