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以课程为本,以实践为翼,知行合一促成长|记课程实践经验教研分享

时间:2023-12-19 16:20 浏览:

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思想主张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总结交流课程实践经验,帮助老师们提升课程与第二课堂实践的多元融合,2023年12月14日下午,远景学院于菩提书院普通教室5开展了课程实践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邀请到通识教学部黄延果老师和远景学院黄煌老师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采石攻玉,纳长厚己

会上,黄延果老师就《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实践经验展开了主题为“走出去,引进来”的分享。首先黄延果老师提到课程实践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领导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维度实践方式实施。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微视频大赛、网络安全周书院普法进行校内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是很好的校外实践方式。那么“该如何链接资源呢?”黄延果老师提到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即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利用专业优势寻求合作、关注书院工坊的教师招募可以帮助老师链接到更好的资源;同时教师需深度挖掘相关资源,积极落实走出去与引进来。最后,黄延果老师提到了反向助推课程改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反馈,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

在黄延果老师分享完后,老师们纷纷抛出了自己的疑问,黄延果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一一回答。对于如何链接到更好的资源,黄延果老师提到可以通过与校级书院的工坊合作,依托工坊的资源开展具有工坊特色的课程实践,比如在鱼城书院开展一些的普法课程实践,增加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老师们纷纷感叹,在以后的课程实践筹划上要打开思路,将合作的开展不局限于远景书院,链接好校内的其他书院资源,。

多元融合,履践致远

黄煌老师结合董事长关于“双师课”的讲话内容:“双师课在内容上(也从不同的角度) 开启学生的视野,去多维度思考”,提出在课程实践中可以融合双师授课,由两位或者多位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此外,黄煌老师提到课程实践亦可以导师活动为试验田规避潜在问题,也可以从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甚至与外教的搭档方式达到课程实践融合的多元化。

在课程实践的细节上,黄煌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重视课程实践中师生的安全问题,提前与参观单位对接,做好交通线路的规划。“知行合一”,要提前设定学生实践的任务,让实践的产出可视化,深化课程实践的意义,如社会实践报告、人物采访Vlog、英语短视频…在黄煌老师的分享结束后,老师们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大家聊到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让实践活动更加出彩?如何更有效地做好课程实践的后期任务收集工作?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独行疾,众行远。”本次经验分享是思想的碰撞,是心灵的交流,让大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体现了我校教师且行且思,求真务实,不懈探索的作风。相信全体教师定将用无限热情辛勤耕耘,用心灌溉,跨学科积极合作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社会学团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