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远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及17级志愿者们在南津街街道江亭路社区开展第151期市民学校活动。

一天的阴雨绵绵并未浇灭志愿者们腾腾热心,一次新的相识总能带来新的花火,熟悉与陌生的面孔相继出现,丝丝翻书声,掩盖住室外的喧嚣与浮躁。小手执笔,书写华丽篇章。小朋友写字很认真,一撇一捺都规规矩矩的力求完美,虽然年纪小小的,但是写出来的字看着很端正,就像是一排排端正的士兵在站岗。

单一的学习总是枯燥,有趣的灵魂活泼天真。一位可爱的滑板少年,也许是对知识的渴望,也许是对课堂的好奇,长久徘徊于室外窗前,始终不进教室。志愿者们上前轻声询问,热情地邀请滑板少年进入了教室里学习。进入教室之后,小男孩轻轻地收起自己的滑板,也把头凑近志愿者们,不知不觉也学到了知识。

细雨绵绵,花花绿绿的大伞遮挡住小小的身躯。“注意安全,不要摔了。”“把伞给我们吧,我们帮你拿。”社区的地板湿漉漉,志愿们在门口迎接,保证每一个小朋友的安全。使命越大,责任越重。教室不仅仅用来传授书本知识,更应是教育新一代健康成长。

思维的碰撞,总能闪耀出新颖的火花,一次次燃情,总能加速时间的转轴,也能减少对于陌生的隔阂。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志愿者来说很简单,但是讲好题却不那么容易。“这个题我不太会,怎么才算得出来啊?”“姐姐,请你再给我讲一下,我没听懂。”在讲题过程中,志愿者越发觉得自己的能力有待提高,这样才能把辅导工作做得更好。每一次的离别总会依依不舍,哪怕是短短的一个小时,拉近了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心与心的距离,解答了小朋友关于知识的疑惑。大手与小手缓缓挥别……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成为一把遮天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我们追求的并不多,只希望着,能够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让天下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心中有类似家的寄托,只因为,我们是青年志愿者!
(撰稿/李晨曦 摄影/李晨曦)
远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