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远景教研】重塑英语跨文化课堂生态,探索中东商务密码| 远景学院语言与社会科学教研室磨课研讨活动纪实

时间:2025-04-07 22:23 浏览: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远景学院语言与社会科学教研室外语教师于2025年4月2日下午在菩提多媒体教室3进行《博雅英语(2)》课程的磨课研讨活动。本次磨课由黄煌进行教学展示,聚焦“一带一路”国家——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跨文化商务实践,外语教研组教师参与点评和研讨,旨在通过磨课优化课程设计,推动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课程中的深度应用。

课堂展示:案例驱动,数字化启航

首先,黄煌老师通过学习通软件展示学生们对“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的学情分析,再从中东各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和热点新闻如世界杯等拉近同学们与所学知识的距离。随后,黄煌老师以“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的商务文化对比”为切入点,结合PPT中提到的沙特和阿联酋的文化习俗、商务礼仪、宗教影响等内容,展示了如何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跨文化商务环境的复杂性。还结合PPT中的实际案例,如“美国投资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开采”,设计了模拟商务跨文化沟通的实践活动,如商务会议预约、名片交换、礼品选择等。学生需要在模拟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跨文化商务任务,如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份英语版本的《沙特和迪拜的投资对比报告》或者《斋月的产品促销方案》。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为授课载体讲述跨文化知识,并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在场教师的高度认可。

点评交流:任务拆解,精准把脉

在随后的磨课研讨中,教研组围绕课程目标、课程思政、数字技术融合、课堂互动、任务可操作性等多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戴华老师表示课程任务需要与大纲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匹配,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调整。例如,可将《沙特和迪拜的投资对比报告》或者《斋月的产品促销方案》的任务难度适当降低,如将《斋月的产品促销方案》拆解为直播间产品选品、选品理由说明、产品推销建议等具体步骤,同时在教学中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教学效果。

罗襄老师和魏一鸣老师则建议在课程中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实际案例,如中国企业如何在沙特和阿联酋开展商务活动,进一步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和思政渗透。普映蒙老师充分肯定了黄老师的课堂设计和课程内容充实的优点,同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例如适当的精简次要内容,突显课程重点内容,优化课堂时间分配。

此次磨课研讨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共同推动了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探索与创新,也为《“一带一路”国家跨文化商务实践》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博雅英语(2)》的跨文化商务实践课程需要从“知识传输”向“认知重构”转变,融入数智教学,收录跨文化冲突实例、经典商务案例等素材,为后续教学提供支撑。未来可联动大学英语、通识双语课程,真正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