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晚上9:30,远景学院吴慈荷导师组2017、2019级的同学们齐聚在远景楼活动室106,在吴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2017级读书分享会活动。这次读书会对19级大一同学们来说,可谓是一次值得学习的宝贵机会。
吴老师首先让大三和大一的同学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让同学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着大三每位同学分享最近的读书情况。第一位分享的是17级软件工程的刘思宏同学,他最近在读《挪威的森林》,关于这本书,他说整本书开头读起比较压抑,讲述了许多自杀事件,让他对生与死之间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他对书中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追求也有点疑惑。听完吴老师引申到哲学家柏拉图的《会饮篇》,人的一生都想找到与自己灵魂契合的人,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爱情。
第二位是17级软件工程的李旭寅同学,他本次分享的书是《穷查理宝典》,作者是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被誉为“巴菲特的伟大启蒙者”。分享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的观点给了他十分大的启示——多学科思维,多学科思维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而是应该拓展性学习,比如说,虽然我们在买菜中是用不到经济学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做决策的是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支博弈论的,这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多个学科,将多学科的思维融会贯通,来帮助自己做生活中的决策。将这个思维做一个延续,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广泛去尝试,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喜欢旅游,就去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喜欢绘画,就去临摹大师的画作笔触,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达到精神的快乐。
接下来是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杜沁云同学分享了自己读《百年孤独》后的感想,这本本书让她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吉普赛人进村带来了磁铁、冰块与放大镜镜,这是知识与文明对于没落无知的冲击,是伟大的开端的,并且分享了自己在暑假智博会志愿者的经历。
来自1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康进同学说道“川端康成仍然用他那种笔端常带忧伤,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千只鹤》这本书,让她读出了爱与道德的冲突,绝望又忧愁的爱恋。同时。书中主人公之间具有争议性的感情引发了她的思考:超出了道德范围的爱恋,就一定是邪恶而不可饶恕的吗?人们口中的道德规范,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规范呢……
最后是由来自17级软件工程的韦春燕同学进行分享,她给大家讲解最近看科学史了解到关于费马大定理的故事。费马大定理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没有被证明。在1994年的时候由英国数学家怀尔斯给出了证明,但是也是用了后来发展的数学知识才得此证明。在费马大定理被证明的期间,发展了9门关于数学的独立学科。韦春燕同学感叹数学的伟大,也佩服数学家对于真理追寻。
此后,吴老师还询问了19级同学们听完学长学姐们读书分享后的感想,有部分同学表示17级同学们谈吐非常自然,知识储备很多,自己平常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去交谈。当然,19级同学们听完学长学姐们的读书分享以及建议后也对自己后阶段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最后,吴老师还是督促大家要勤于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
窗外寒意浓浓,屋内却氛围热烈,这次读书会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2017级学生的读书品味,也让2019级的同学获取了大三同学给的读书建议,更加的明确自己的目标。
撰稿:韦春燕
摄影:米鑫宇、任海洋
指导教师:吴慈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