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生活的思辨反映,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又得益于艺术反馈而进步、文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取暖而生。当然,电影中“艺术真实”的存在也遵循着自己的依据和逻辑,正是依托这些依据和逻辑而进行创作,才有了一部部精彩的影片,一部部美妙的艺术作品。
2018年11月7日周三下午的四点,在菩提书院电影室1的教室里,为了促进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重素养的发展,举办了由杨志伟老师主讲的《艺术真实的依据与逻辑——电影一线创作实践分享》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出席的有远景学院皮若兰院长,远景学院人文艺术教研室的彭可老师,吴慈荷老师和赵丹老师,以及远景学院2016-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和部分电影爱好者。

开场由彭可老师简单的发言,介绍了举办本次分享讲座活动的意义和缘由,为本次分享讲座拉开了序幕。而后开始了杨志伟老师的分享讲座,杨老师罗列了本次讲座的四点主要内容:1、影片背景以及当下电影业界的情况;2、艺术真实的时空依据与逻辑;3、艺术真实中生活及人物存在的依据与逻辑;4、通识教育在艺术学科背景下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并以此为章节开始了主要内容的讲解与分享。
杨志伟老师于2018年3月作为电影《冬去冬又来》主创—执行导演—的职位,在国内一线的电影剧组进行了创作实践活动及学习,至18年4月份拍摄结束,在东北从零下二十六度拍到零上的二十六度。杨志伟老师通过在电影一线创作经历中收获到的宝贵经验的提炼,讲述了艺术真实存在的逻辑与依据。

杨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冬去冬又来》中人物及人物的关系线、时间空间的存在逻辑与依据。该电影的主创对于电影质量的严苛要求也深深的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专业学生和电影爱好者。杨老师讲述了在剧组里面,为了尽可能还原令人信服的真实空间,创作者们无论从置景还是人物造型等等,都做到了依据史实存在的生活真实作为依据和逻辑基础的艺术创作。杨老师还指出,《冬去冬又来》剧组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进行时间上的匹配,故事主人公的出生年月以至于后来人物塑造上也是根据真实计算的时间进行造型。诸多的创作细节和经验,让在座的每一位都感到开拓了眼界和创作格局,并感到受益匪浅。

然后,杨老师给同学们放了在现场时录制的花絮视频,剧中演员老师对剧本的研讨更好的体现了电影艺术真实的时空依据与逻辑,也展现了片场的艰苦和创作的不易。
在谈到演员服化道及表演的问题上,杨志伟老师提到在剧组中颜丙燕老师将自己现实的生活与戏中生活相结合起来,反应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互相影响的。

此次分享讲座活动上,杨志伟老师积极地跟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他对于《冬去冬又来》的故事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同学阐述了电影世界中的艺术真实也要遵循发缘于现实的逻辑和依据,电影中的人物、场景甚至动作、语言都应该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艺术真实。
最后,在彭可老师的主持发言下,圆满结束了本次分享讲座活动。此次讲座活动也让在场的同学们感受良多,在电影的创作过程是繁杂且精密的,杨老师的分享让很多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受益匪浅,并意识到了艺术的创作和酝酿与通识课程学习的重要关联,让同学更有了创作的激情,激发了向创作出发的渴望,唯有挚诚与热爱才可以让我们今后越走越远!
撰稿:孙纤竹 供图: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