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组织《博雅英语·创意营销》课程开展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场景化教学实践。此次活动由任课教师孟凡升带队,带领学生前往宜家家居重庆商场,近距离观察全球标杆企业的营销体系,通过真实空间的体验式学习,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该项教学活动旨在推动专业课堂从校园延伸至真实商业场景,使学生获得更具深度与现实感的学习体验。

宜家家居的全球影响力:为营销学习提供一流实战样本
宜家(IKEA)作为全球最大、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家居零售品牌之一,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00家门店,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与品牌文化深刻塑造了现代零售业的面貌。从产品设计理念“Democratic Design(民主设计)”,到高效仓储与自助式购买流程,再到沉浸式陈列空间与动线规划,宜家的每一个细节往往都成为营销学者与商业人士研究的经典案例。
对于正在学习创意营销的学生而言,宜家不仅是课堂理论的例证,更是一个规模宏大、体系完善、可现场观察与体验的国际化零售样本。学生在门店中能够看到营销策略的“落地版”,观测到消费者真实行为,为其理解全球品牌运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课程设计:从课前资料搜集到现场调研,构建完整学习链条
为了让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深化课堂所学,本次《博雅英语·创意营销》课程实践采用了“课前准备-现场调研-成果输出”的完整学习链条。在出发前,任课教师孟凡升带领学生围绕品牌战略、消费者行为、体验式营销和零售空间等课堂知识进行资料查阅、案例检索与分组讨论,初步建立对宜家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的理论认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整合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包括体验式营销、空间氛围与产品陈列、品牌叙事与视觉表达、消费者行为观察等主题。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根据小组兴趣和研究侧重点,从上述主题中自主选择方向,并提前制定采访提纲与观察重点,为现场调研做好准备。
在宜家实地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所选方向展开深度体验,通过观察样板间的情境设计、体验店内的视觉与陈列策略、记录顾客的互动行为,以及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短交流,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们也对部分消费者进行简短访谈,以了解不同客群的购物心态与行为动机。整个调研过程真实、开放、富有探索性,使学生能够在现场形成更具现实感的营销洞察。通过这四个角度,学生不仅理解营销策略“是什么”,更理解“为什么有效”与“在现场如何被执行”。


成果产出:将现场调研转化为专业表达与创意方案
为了确保学习成果不仅停留在现场体验层面,本次课程要求学生在调研之后完成一次综合性成果展示,将观察、访谈与分析转化为可视化的学习输出。各小组基于自身的研究主题,最终形成了三类具有展示性的成果:图文研究报告、结构化思维导图以及记录调研过程的视频Vlog。
图文报告呈现了学生对宜家营销策略的关键洞察与理论联系;思维导图清晰展示了营销要素之间的逻辑结构;而Vlog则以生动的形式记录了现场调研、顾客访谈与即时思考,使专业分析更具情境感与传播力。多样化的成果形式不仅体现了学生从观察到分析的能力提升,也展现了《博雅英语·创意营销》课程在“语言表达、商业思维与创意呈现”方面的综合培养特色。


此次宜家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限制,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营销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与人的行为、情绪、空间与体验紧密相连的动态过程。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观察消费者、分析策略、讨论想法,真正做到“以场景为课堂、以体验促学习”。
《博雅英语·创意营销》课程也将继续探索更多跨场景、跨行业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具国际视野和实践深度的学习机会。
学生感想:
这次去宜家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课堂上学的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看着每一个样板间的陈列和顾客的互动,我发现宜家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不只是卖产品,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我也第一次尝试把现场观察整理成图文报告和思维导图,感觉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都有了提升。这次实践让我意识到,营销不仅是公式和模型,更需要观察、体验和创意。
——2024级远景学院刘小蓉
亲身体验宜家的门店让我收获很大。采访顾客、和工作人员交流,再加上记录观察过程,我才真正理解了他们品牌背后的用心和创意。制作视频Vlog的时候,我尝试把我们的调研过程和即时思考呈现出来,感觉比单纯写报告更有趣也更生动。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学好营销不仅要会分析,还要会用语言和创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也能理解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