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不断融合多元化教育交流平台,重庆移通学院将国际资源嵌入人才培养,与北爱尔兰女王大学圣玛丽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于2015年进行首次的交换考察,在2017年正式开启荣誉生双向互派交换。9月17日-9月18日,圣玛丽学院Martin博士、Fearghal博士到访移通合川校区。
承前启后的对话
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教授代表全校师生欢迎两位嘉宾的到来,为Martin博士能在7年之后再来移通感到高兴。在交谈中两位表示在参观过程中对远景和移通学院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互动中学生的思考深入,提出了很多深刻的问题,学院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他们感到震撼,七年间,原来的很多蓝图变为现实,书院从远景萌芽到全员书院制,双创基地、双体系等欣欣向荣的氛围给予他们非常大的启发,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让圣玛丽学院的就业指导团队能就就业创业方面工作与我校核心团队进行交流学习。


哲学的邀请
两位外国专家走进远景学院,作为嘉宾参与到由通识教学部庞文华老师带来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哲学课。课上庞文华老师全程以英文授课,以“什么是哲学?”为题,与在场师生展开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讨论。从一些有争议的社会现象作为切入点,庞老师引导在场各位展开关于“正义”的探讨。在讨论中,庞老师引用了电影《战略特勤组》中的情节桥段,启示大家类似“电车难题”的两难困境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指出了学习哲学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同时,庞老师也邀请两位专家上台分享此话题的观点,Martin博士认为这确实是一种困境,做任何选择都是困难的,既考查人性,又考查你的社会责任感,但是,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能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Fearghal博士分享到:“如何能在不折磨的情况下,拯救大多数,达到双赢的结果,是最完美解法。但如何实现,则是另一个需要思考的哲学问题。”




课后讨论环节部分,两位专家对庞老师的教学过程表示高度赞赏,他们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庞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访问北爱尔兰,为他们的学生带去这样的哲学课堂,在行程未敲定时,希望庞老师本学期通过网络连线形式参与到Martin博士的哲学课堂中,为学生带去新的体验。他认为庞老师的课堂不管是从问题导入、课堂讨论组织、理论讲解都显示出了高超的设计技巧和互动的艺术;相较于北爱尔兰本地学生,中国学生也展现出了积极的互动意识,获得了相对较好的学习成果。Fearghal博士指出由于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侧重点不同,北爱尔兰的教育同样需要向中国进行借鉴,尤其是这样的课堂令人震撼,能给他们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格局。




世界的通识课堂
两位嘉宾在爱莲书院影音室与我校大通识板块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远景学院联动通识教学部、科幻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围绕圣玛丽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进行了分享。作为圣玛丽学院历史课程负责人,Fearghal博士就圣玛丽学院历史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授课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享;Martin博士则针对圣玛丽学院写作中心的建设进行了介绍。在随后的问答交流环节中,来自我校大通识板块各个部门的专任教师与两位专家就各自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学术写作的瓶颈,通识课程任务评价,学生在小组中“搭便车”,课程实践等问题进行提问。




Martin博士分享了他的经验:“首先学术写作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能力,需要不断搜集学术资料,并与其他人交流才能更深入进行,他们的写作中心就是一对一和学生交流学术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导师持续发问,不断让学生进行修改,让学生在不断修改中掌握学术写作真谛;而通识课程任务评价则需要多种评价方式组合形成,一


方面可以任务设置要合理,另一方面需要多维度评。” Fearghal博士则认为:“要解决学生在小组中搭便车的问题,必须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他的课程中有许多的实践环节,每一学期都会进行1-2次,学生会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文献资料搜集等多种实践,这些实践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来自两位嘉宾的指导反馈与中肯的建议让老师们获益良多,持续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程中改革。
跨越国界与年龄的交流
Martin博士一行在六度空间举行了以“拓宽国际视野,提升通识素养”为主题的远景学院学生见面会,远景学院2023级新生,高年级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远景学院执行院长皮若兰主持。首先,皮院长表达了对大家的问候:“这是大家入学之后的特殊的见面礼,希望同学们积极与外籍专家互动,思考不受任何限制。”Martin博士从认知与元认知两个角度详细的讲述了文理学院的价值,他表示进入远景学院对大家今后的未来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Fearghal博士分享到通识教育就是理解自己以及理解世界,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和创造。



自由交流环节气氛欢快热烈,每一次提问机会,都有此起彼伏的学生在举手示意,都希望自己有机会向嘉宾提问。同学们分别就语言学习,个人追求和满足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中国未来与世界变化等问题进行请教。两位嘉宾非常赞赏同学们的思考,认为同学们的想法很深刻,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他们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开自己,怀着包容、积极的心态面对成长;他们希望大家再追求成功道路上遵从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保持初心。最后,皮院长就两位教授的发言发表感想,希望同学们保持初心、清晰认知、明确定位,在漫长人生中持续的永葆好奇心,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在远景学院能够获得勇气去面对未来的力量。





展开想象力的游览
嘉宾们在校期间先后参观了我校行者公园、爱莲书院、北山斋、科幻学院、天空书院等独具特色的地点。北山斋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中让嘉宾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敬佩学校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虽然他们也很注重保护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但移通更可贵的地方是带着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这些超前的做法将过去、现在未来做了有效连接,让传统文化熠熠生辉。在学校双创基地,嘉宾们感慨学校如此多的校企合作企业和学生创业项目,他们希望以本次参观为契机,加强两校相关方面合作。校园里一步一景令嘉宾们称赞不已,那些人性化的设施,那些闹中取静的设计都给同学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放空空间,这些具有人文关怀的设置,对于一所优秀的大学必不可少。他们对我校的办学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赞叹这是一所具有创造力的大学,特色教育独树一帜满足学生恣意成长的大学,学生们能够在这里学习生活,非常幸福且幸运!





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本次交流活动双方积极拓展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携手并肩,就共享全球合作资源,共同打造国际化项目,在更多元的领域深度合作达成了一致的愿景。对于推动我校与国际接轨、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