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重庆移通学院通识教育走过的第十一年,作为新的开端和新的起点,9月10日-9月13日,美国加州大学全球交流负责人,远景学院荣誉顾问,远景学院第一任院长南微莉 (Vivian-Lee Nyitray)教授及三位国际专家到访移通。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教授在远景学院与南微莉教授一行,就学校通识教育建设和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此外,南教授与包括远景学院在内的大通识教师进行了多种形式教学研讨与互动。
继往开来展望通识新前景
南微莉教授的到来,对于致力于国际交流和提升师生国际视野的移通学院来说是一件大事。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教授在百忙之中来到远景学院,与几位国际专家进行座谈。吕校长与南教授回顾了通识教育在移通的生根发芽,吕教授感谢南教授在移通最需要的时候带来了先进的国际通识教育理念,为移通通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座的专家都表示都对移通通识教育十年的发展感到震撼与印象深刻,回顾十年的筚路蓝缕,移通通识的特色逐渐被学生、社会所接受与认可,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所有通识教师的努力。各位专家希望,在新的十年中,移通通识的路能走得更加踏实,吕校长也希望南教授能多回来看看,为移通通识的国际化和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国际视野赋能双师授课
远景学院邀请四位国际专家进入课堂,进行双师授课。本次双师授课一共涵盖3个课堂,从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出发,期待与各位专家碰撞出新的火花。全球视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远景学院通识课程《世界视野》涵盖了政治、历史、文化、科学等主题内容,考古学家John与杨阳老师在双师授课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探索领域和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全球化进程发展脉络和当今国家如何看待全球化。学生进一步明白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问题,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刻板印象·增强文化认同感:《大学英语》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本次课程由南微莉教授、Douglas与戴华老师进行同台分享。他们就“刻板印象”分别分享了本土国家的相关情况,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国际信息和视野,并以更加开放、包容面对世界的挑战,全面提高分析和理解国际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提高沟通力和领导力:《新媒体研究与实践》是一门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有关记者素养的探讨及要求,国际媒体行业专家Shady和陈曦老师联合授课。学生们从两位老师的不同视角和经验中学习,全面拓展思维和见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凝练特色教学模式
距离南微莉教授离任远景学院院长,已过去7年时间,时光荏苒,所有远景教师都热切期待她的归来,学院特地安排几位专家与远景学院全体教师进行交流。几位专家就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如何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科学的兴趣、双师授课如何以更好形式呈现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专家们提供的意见与建议让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尤其是南教授分享她自己的双师授课经验,她说她曾经和一位教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同一个问题,一学期的课程他们都会在课程上,让学生感受到了从不同学科看待问题的魅力,也让学生收获更多。这些切实的经验,让老师们感同身受,也学习到了更好的双师授课方法,期待在以后的双师课程中能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倾心对谈助力管理提升
作为远景学院第一任院长,南微莉教授一直对远景学院的发展十分关注,她抽空与远景学院管理团队进行了交流。她分享自己对管理的理解,提醒大家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与基层教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模式,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推动远景的快速发展。她以自己现在加州大学全球合作机构的工作举例,她管辖着在全球超过150位的工作人员和超过7500名的学生,对这样庞大的机构进行管理,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了解员工、老师、学生真正需要什么,什么是他们所关注的、在意的。她希望大家依然能保持初心,远景学院的根基是学生,需要持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全球通识教育趋势探讨
南微莉教授一行的到访,对于移通通识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学院联动学校通识相关部门,组织大通识领域教师代表参与到“全球通识教育趋势探讨”的研讨会中。集团通识教育主管皮若兰,就为什么我们举办一次如此盛大的、广泛的交流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通识教育是学校的四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的定位是充分的通识教育,期待能够看到同学们饱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它的起源是在2012年,在移通学院当时起步坚决,也解决了诸多挑战,远景孵化了第一门创意写作课,以及导师制和书院制等等,十年后的我们迎来了现在通识教育的繁荣,有了众多的特色品牌部门,大家共同努力在实现通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所以说今天很有必要把当时在我们开拓时期,作为我们整个集团特别重要的一位国际专家南微莉再一次请到现场跟大家一起回顾初心、展望未来,聊一聊我们的通识教育的全球前沿趋势,不同国家的通识模式。”


南教授首先表明,她认为通识教育的全球趋势就是能够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集合起来,大家相互学习,共建课程,在跨学科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互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比如她谈到:“通识教育让我们变得更包容更理性,我们将看到世界各种人和行为,有的可能看似很难理解,当我们可以从各个学科去分析,就会变得更有理解力和判断力。如果我们从单一学科角度分析,我们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小,我们的视野就会越来越小,那么我们的认知也会越来越狭窄;而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时候,会有多种的解释,它不仅是答案,它也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可以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理解它,才能更好保护它。” Douglas认为通识教育的大趋势就是跨学科,他结合自己从人文学科转到艺术类学科再到语言学的经历,为大家分享了跨学科思维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它会不断帮助你扩展你本专业的宽度和广度,让你发现你的更多可能。Shady分享了自己的通识教育经历,她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这份工作需要她去和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的人打交道,她意识到以前在大学里面有宽度的通识知识的积累,能够帮助她提升工作的效率与水平。John表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考古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生物、地理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在他的学习经历中都是通识教育带给他的,在他作为学生的时候并不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它的效用,但是,他工作以后,能将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并受到同事赞赏的时候,他在通识教育中的获得感与成就感进一步提升。

随后,远景学院、通识教学部、电影评论中心等部门教师针对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老师如何成为一位好的通识教师、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专家进行了一一解答,老师们也在获得解答后不断反思自己的课程,期待在以后的课程中,将这些新方法有效融入。

通识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与外界沟通、交流,发现新的方向。本次通过与国际知名通识专家进行双师授课、座谈,既是老师与专家在不同领域上思想碰撞和创新,也是通识教育创新和特色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不断探索通识教育发展的今天,南微莉教授一行的到来,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所有通识老师和学生对我们的通识教育充满了期待,以激励大家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的通识教育的发展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