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中国全方位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问题显得愈加紧迫,语言与社会科学教研室外语教师于2023年11月30日下午开展了跨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由语言与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戴华老师主持,教研室外语教师们共同思考如何应对跨文化外语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好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跨文化人才。

首先,戴华老师就近期参加的以“跨文化外语教育:国际经验与本土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跨文化研究年会进行了分享。此次跨文化研究年会围绕跨文化教育与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商务话语研究等方面展开研讨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会长孙有中教授做了以“外语教育中的中外关系”的主旨发言。其中孙教授提到的跨文化英语教学五原则CREED(Critiquing、Reflecting、Exploring、Empathizing、Doing)巧妙地帮助外语教师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教学观念。远景学院的外语通识课程旨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教师需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各个方面,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最后孙教授还倡议中国外语教育应该从跨文化交际走向文明互鉴,把跨文化教育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和每一个教学环节,这也给远景学院的跨文化系列课程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随后,黄煌老师结合 “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与研究”的研修学习,分享了“内容语言融合教学(CLIL)中的语言、互动和学习”的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比喻帮助大家区分language of learning与language for learning,通过具体案例和教学工具启发教师将实践教学法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技能。同时介绍了“课堂互动能力(CIC)”,通过分析课堂实例,讲解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内容互动等模式,引导教师通过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和学科学习,重新审视自身教学。

基于戴老师与黄老师的分享,在座的几位英语教师就自己的跨文化课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陈玥老师提到跨文化课程建设需重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批判思考,强调课程重点,并给予学生反馈,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支撑点。王楚涵老师谈到,在与各位老师的思维碰撞中,对于自己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也有了一定的启发,比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跨文化市场挑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戴华老师进行了总结,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通过在跨文化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针对目前老师们的课程建设情况,戴老师也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各位老师可以多多交流合作,通过线下磨课不断反思和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思路,为今后的跨文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跨文化教育,跨文化能力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未来语言与社会科学教研室会持续开展跨文化教研活动,推动跨文化教育在外语课程中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