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行走秋日·山野无痕——导师带你去徒步

时间:2022-10-23 12:52 浏览:

为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宣传运动无痕、生活无痕,共建绿水青山的理念,10月22日,远景学院赵丹、陈春彦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杨斌誉三位老师与大一到大四的20名同学举办了一场倡导“运动、环保、公益”的主题徒步活动——行走秋日·山野无痕,来自淬炼商学院的杨华琼老师、数理教学部的张媛老师也参与徒步,共同完成在户外游玩时,约束自己的行为,清理并带走山野垃圾,共建美丽中国的使命。

上午8点半,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师生团队集结于远景学院,手腕上系着象征团队身份的彩带,戴着手套,携着拾荒袋,开启了新学年的首次户外之旅。

undefined

从远景学院出发,一行人走过宽大的柏油路,横过极具特色的涪江四桥,在桥尾处开启了山野小路的探索,两名老师走在队伍的前面探路,同时把远处不易拾到的垃圾用登山杖勾回脚下,两名老师在队伍后面收尾,随时关注行进的状况。队伍越过山坡,跨过田坎,穿过铁道桥,看过瓦片平房,走过细水石桥,采过山里野果,赶过途中羊群,逗过路边小狗,一群人,一处景……寻味乡野的同时,也始终没有忘记环保使命。

undefined

爬上山梯,穿越林荫,来到山顶的龙游寺,佛像肃立,香火犹存,大家不忍打破这原有的肃静,便续续退出。沿着崎岖的山路,野草丛生,荆棘遍布,一行人来到合川最佳观赏日出之地,立于高处,眺望远方,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undefined

山野之旅,环保之行,美丽整洁,自然重现,我们轻轻地走来,伸一伸手,作别天边的云彩,抹去山野的刮痕,保留劳动的印记。行进途中,我们一次次停留,一次次弯腰,一次次伸手,拾起路边、田地、草丛里丢弃的废纸、口罩、塑料袋、塑料瓶,易拉罐、食品包装袋……

undefined

徒步山野,拾荒山野,大家满载而归,种类不一,颜色不一,这是我们的过错,也是我们的觉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共同倡导绿色环保,山野无痕,争做环保卫士,守护美丽家园!为山野滤镜,给自然美颜。

时至晌午,烈日正浓,我们纷至归来。一张张泛红的面孔,那不是羞涩,而是热情;一双双沾满污垢的手套,那不是嬉戏,而是劳动;一个个膨胀黑色口袋,那不是零食,而是垃圾。我们一同行走秋日,一同探访山野,活动结束,却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的旅途……

undefined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户外活动了,身边的同学或是忙着考研,或是忙着考公,或是忙着找工作,在这样的压力下,实在是焦虑,本着出去走走,放松放松的心态参加了徒步活动,做好了“长征”的心理准备,从大道到小路,再从平道到陡梯这个过程,确实让我气喘吁吁,但是一路上也收获不少美景,当然,也清理了不少垃圾,登顶更有会当凌绝顶的气概,之前的一些焦虑和劳累随着太阳出来而减少了许多,一路上也认识了一些学弟学妹,再跟导师陈春彦谈论讨论简历制作,实习相关活动,跟辅导员杨斌誉谈论未来规划,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这趟行程中看到了美景,清理了垃圾,舒展了身体,收获了道理,那肯定是值得的。

——2019级财务管理李元军

秋日里的一次远足,是对身心的一次放松和涤荡。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导师、同学们一起出游,欢歌笑语中也不会觉得很累,锻炼身体的同时还欣赏到了沿途的风景,久违地回到农村里面感受农村风光,日出打卡点那种极目远眺,俯瞰涪江的感觉更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放松的同时也不忘带走我们自己产生的垃圾,路上碍眼的垃圾也被带走了,不仅维护了清洁,也维护了美,我们心中的美,寺庙牌坊下一起的合影,我想我会记得很久很久。

——202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李志鹏

我们向往山川湖海,大江大河,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一切,还可以有远方的山河原野。在山野间徒步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还有身体的挑战。讲文明、铸健康、守绿色、重环保,山野无痕,带走山野的垃圾,带来无痕的自然。坚持走下去,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困难,你也可以挑战,可以战胜。徒步有时候就是这样,只有走的远了,登的高了,才能看见人生不一样的风景。因为我们向往美好的世界,所以一直前行。

——2021级数字经济杜佳圆

人一旦开始行走,就很难再停下来。徒步的魅力就在于路途上的不确定,你不知道你将遇到什么样的风景,或者说你知道有某些确定的因素,但在路途中,你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多狭隘,事实上并非你所完全预期的那样,徒步不是逃离生活,而是开启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在暂时失去部分社会关系的同时,直面自然环境的现实,这关乎每个人的生存,却被我们所忽视,此次“行走秋日,山野无痕”的环保公益活动,加强了个人与大自然的连接,唤起了对自然的关怀。

——2022级工商管理类牟京星

undefined

文:汤晶 姜学桐

图:牟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