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课程实践】月满中秋,情满人间 ——记移通学子赴花滩医院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09-17 22:16 浏览:



明月寄相思,中秋送温暖。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更好地关注老年人的康养需求,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9月13日14:00,合川区花滩医院康养中心联合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共同开展了“情满中秋,关爱老人”特别活动。远景学院陈春彦老师带领学生参与活动并结合课程《生命科学中的伦理》开展了社会调研,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关注民生问题,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花滩医院院长刘嘉涪、经营副院长刘仁忠、康养中心主任张全福、护士长李平参与活动。

月满中秋情满院,移通学子送温暖

首先,花滩医院院长刘嘉涪发表讲话并送上节日祝福,对远景学院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老人们一边品尝精心准备的月饼、水果,一边欣赏志愿者带来的拉丁舞、古筝等精彩表演。同时陪老人们下棋、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场气氛温馨而融洽。


关注老龄化,共筑康养梦

其次,李平护士长带领师生详细了解花滩医院康养中心集养老服务、康复理疗、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型“医康养”养老服务体系。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在推广上,康养中心目前仅有38位老人,存在宣传不足的问题;在生活中,老年人可能面临孤独与乏味的问题;在安全上,目前虽采用了360°无死角监控,但涉及老年人隐私,房间内未安装监控,存在监控盲区的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同学们立即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一是当即给康养中心拍摄了宣传片,投放到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帮助大众了解康养项目;二是建议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或者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医院与老人进行情感交流,丰富文化生活;三是通过调研交流、查阅资料、团队研讨萌发出了构建“红外线监测技术+智能手表”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的设想。红外线监测技术非接触式实时监测老人活动情况,如遇摔倒或久未活动,则立即触发预警;智能手表24小时贴身监测老人心率、血压等关键生命体征,二者融合实时采集、分析信息,确保老人安全问题,以科技赋能,绘制康养新蓝图。

同学们的到来,让康养中心充满了年轻活力,犹如老人们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般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满足。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龙伟坪同学给康养中心拍摄的宣传片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认可并于中秋节投放到他们官方宣传平台。康养中心主任张全福表示,虽然同学们提出的“红外线监测技术+智能手表”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离落地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距离,但是给未来科技创新康养项目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希望同学们继续思考,争取将项目推广落地,助力更多康养中心智能化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寻求合作共赢

最后,花滩医院刘嘉涪院长与移通学院陈春彦老师就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聚焦搭建优质学生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深化老人心理辅导及文化生活建设等探索多元合作模式,促进大学生“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其更快适应社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设坚实道路。

undefined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更是移通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学生们走出课堂,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学会了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爱心与能力并重。未来,远景学院将持续深耕社会实践,搭建校外学生实践平台,促进学生更多交流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学生心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导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我第一次走进了“医养+康养”的养老模式,看到老年人们在温馨的环境中与同龄人相伴,生活无忧,健康有保障。这种养老方式真的让人心生向往,也让我意识到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它的紧迫性。这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更点燃了我未来为社会服务、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生活的热情!

——2023级财务管理 谭斯月

此次调研让我深刻领悟了“尊老爱老”的社会价值。通过“互联网+”思维,让我意识到创新养老服务,如搭建线上交流平台,能更有效连接老人与家庭,缓解孤独与思念。此次经历不仅激发了我们创新养老服务的灵感,也坚定了我们将科技融入公益,用实际行动关爱老人的决心,为“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2023级财务管理 范喧喧

文:陈喜缘 丁旭阳

图:龙伟坪 吴明春

初审:朱雪珂

终审: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