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教学大赛备赛水平,远景学院教师赵书仪、唐榕辰于9月底在重庆市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教学创新发展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实战与案例解析专题培训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共赴这一聚焦教学创新的培训盛宴。本次培训会邀请多位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担任主讲专家,覆盖课程思政、基础课程、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产教融合等多个组别,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

来自重庆大学的何静媛老师以“备赛之惑——教学何以创新”为主题,从认知、设计、撰写、拍摄四个维度系统拆解教学创新大赛备赛逻辑。何老师梳理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发展历程与核心导向,解读了教育部金师建设要求及大赛特征,并结合前五届国赛获奖数据,明确大赛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交流的核心价值。何老师详解成果报告撰写技巧,给出了学情分析、问题挖掘、举措落实等具体方法,并提醒避开低级错误、数据缺失等“雷区”,强调教学要与备赛报告内容相互印证,真实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与创新特色展示。

北京理工大学的陈煜老师围绕“以课铸魂,赋能启心——基于学科专业特色打磨课程思政创新范式”展开分享,深度剖析课程思政与教学创新大赛的关系。陈老师强调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通过精心设计案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陈老师明确备赛关键要点,包括思政目标与专业目标的融合度、教学设计创新性、学生获得感等,同时从教学资源、组织方式、技术应用等维度解读了教学创新的多元内涵。
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晋蓓老师结合自身新农科赛道备赛实战经历,坦诚分享了此前大赛的经验教训,以GIS课程为例,提出教学要素需协同发力而非各自为战。晋老师总结了非优势学科教师的突围方法,针对常见认知误区,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鼓励教师把获奖作为教学改革的新起点,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性循环。

安庆师范大学项小燕老师与贵州大学杨达老师分别围绕植物学课程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及教研实践开展专题讲授,为高校教师带来详细而生动的教学指导。两位老师结合自身备赛经历,分享课程思政融入技巧,分享新形势下技术赋能教学的路径,为跨学科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参会教师表示,专家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既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创新范式与针对性备赛方法论,又明晰了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还让大家掌握了破解教学痛点、提升备赛竞争力的实用策略,此后会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与创新能力。
撰稿:赵书仪 唐榕辰
摄图:赵书仪 唐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