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通识课堂】探索多彩世界,品味多姿红酒——在《博雅英语》课堂上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时间:2023-04-06 18:54 浏览: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春天是充满诗意,浪漫和情怀的季节,而法国素有浪漫之国的美称,这里盛产的红酒更是闻名世界。著名的20世纪英国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曾说过:“如果我们喝点葡萄酒,我们就能从茫茫黑夜中看到梦想的星光。”2023年4月4日晚,远景学院戴华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将红酒带到了博雅英语的课堂上,培养学生葡萄酒鉴赏水平,让大家感受中西方酒文化的碰撞,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课程伊始,戴华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5000年,而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中便描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由此可见,葡萄酒在中西方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后,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红酒=葡萄酒吗?大部分的同学都有这个误区,认为红酒是等同于葡萄酒的,然而事实上,红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类,红酒可以是葡萄酒,但葡萄酒不能称为红酒。接着,戴老师讲解了葡萄酒按照颜色分类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三类,以及葡萄酒的“旧世界”与“新世界”,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大开眼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葡萄酒的香气多且复杂,难以辨认不说,还特别难以形容。所以,在讲解有关于葡萄酒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戴华老师将品酒师专用的酒鼻子拿出来让同学们闻味道,在它的帮助下,同学们能够深层次地认识丰富复杂而又香气优雅的葡萄酒,体验葡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了解葡萄酒散发出来的复杂味道之后,戴华老师生动详细地讲解了有关于葡萄酒的品鉴知识,葡萄酒的“涩”,主要来自于单宁,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它的果皮,果梗还有种子都会产生单宁。在明确了这个知识之后,戴华老师让同学上台练习开酒瓶以及醒酒,并且抛出了一个问题:“所有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吗?”

这个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觉得不是。戴华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葡萄酒的类型多样,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需要醒酒,一般来说,年份较老的、单宁厚重的或是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当葡萄酒醒酒完成后,每位同学都分到了一杯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别品鉴其独特的风味。酸酸涩涩混合着果香的味道在味蕾炸开,同学们都沉浸在辨识其风味的讨论中。从理论互动到实践品尝,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感受到葡萄酒的魅力,并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感受这种形式的课堂。

趣味横生的博雅实践课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让平时对红酒没什么认知的同学都学会了如何正确品鉴红酒,这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在提高国际视野的同时也提升了审美水平。戴华老师表示,希望每一位同学在博雅课堂上不仅能收获跨文化知识,更能亲自体验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真正理解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含义。

撰稿:郑田甜

摄影:罗雅澜